导航栏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深圳市供应链金融协会理事单位

中国票据市场十年改革发展回顾

来源:肖小和,江财九银票据研究院院长 发布时间:2022-08-17 15:36:49 阅读量:999+
标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凝心聚力,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得益于党的领导,中国票据市场十年发展成效显著,硕果累累。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的监管下,在上海票据交易所的带领下,我国票据市场始终以服务实体企业发展为目标,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为己任,出台电票解决纸票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风险较大等问题,成立上海票据交易所弥补我国票据市场基础设施的不足,锐意进取,创新开拓,不断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票据发展道路。


1、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十年来,我国票据市场总体规模稳定增长,尤其是2016年上海票据交易所成立来,票据市场逐步回归本源,市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业务增速稳步提升。


一是业务总量稳步提升。2021年,票据市场累计签发量达24.2万亿元,较2012年增加6.3万亿,年均增速3.9%;贴现量45.9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14.3万亿,年均增速达到5.0%。票据市场交易量快速增长,2021年票据市场交易总量达69.9万亿元,较2018年增加28.1万亿,年均增速达到9.4%,其中,转贴现30.7万亿,回购业务增速明显,2021年全市场回购量23.0万亿,较2018年增加15.9万亿。


二是业务余额迅速扩增。截至2021年末,票据承兑余额达到15.0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6.7万亿,年均增速达到9.0%;贴现余额9.9万亿,较2012年增加7.9万亿,年均增速高达43.9%。


三是电票主导地位突出。电票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签发,以ECDS系统安全认证机制作为保障,出票、承兑、背书、贴现、转贴现、质押、再贴现等交易都通过ECDS系统进行,正是凭借着安全高效、信息透明等优势,十年来电子票据取得了快速发展,从2012年的出票9.4万笔,金额2731.7亿元发展到2021年的2688.2万笔,金额23.5万亿元,分别较2012年增加286倍和87倍。其中,2012年电票承兑量为2814.56亿元,贴现1095.8亿元,2021年承兑、贴现量分别为24.0万亿、15.0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936.3%、1509.8%。2021年末,我国票据市场承兑、贴现业务中电子票据分别达到99.3%和100%的占比,已然成为票据市场的绝对主导力量。


四是商票发展全面提速。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供应链,为商业承兑汇票提供了契机。票据作为供应链金融的常用工具,具有服务于供应链的天然优势,一方面,供应链基于真实贸易背景的交易为票据的真实交易和债权债务关系提供保障,另一方面,票据的背书流转可以串联供应链中多个企业,带动优质企业信用迁移,尤其是上海票交所商业汇票信息披露平台的上线对商票信批提出了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商票信息的透明度,推动了商票业务发展。2021年,我国商票承兑量达到3.8万亿元,较2018年增加1.2万亿,年均增速达到16.3%,2021年商票贴现发生额1.2万亿,较2018年增加0.4万亿,年均增速达16.3%,发展速度十分可观。


2、服务实体成效显著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票据市场的初心和使命,相比于债券、股票、贷款、应收账款、信用证而言,票据具有准入门槛较低、安全便捷高效,法制基础良好、基础设施健全,功能作用丰富、满足多重需求的优势,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覆盖面更广、支持力度更强、更经济。十年来,票据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


从企业融资成本来看,2012-2021年票据市场利率中枢整体下移,从2012年一季度的7.3%下移至2021年四季度末的2.3%,2021年全年贴现利率低于1年期LPR均值100个基点,贴现利率的持续下行进一步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需求。票据市场的稳定增长加大了票据对于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从票据覆盖面来看,2021年末,用票企业达到318.9万家,同比增长17.7%,用票金额达到95.7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75%。2021年,票据市场各参与主体围绕重点行业、产业链龙头积极创新,有力提升了票据与产业发展契合度,全市场共计26个行业实现用票金额同比增长,覆盖面达到了86.67%。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依旧是票据市场服务重点,占据着全市场67.64%的票据签发量,商务服务、有色金属、建筑装修等行业用票表现较为突出,全年合计用票达54.62万亿元,同比增长16.63%,高于全市场平均增速0.88个百分点。从宏观调控方面来看,2012年,票据贴现余额2.0万亿,仅占63.0万亿人民币贷款余额的3.2%,占23.2万亿短期贷款之比为6.3%,2021年人民币贷款192.7万亿,短期贷款32.0万亿,票据贴现余额增长到9.9万亿,贴现余额占人民币贷款比重上升至5.1%,是短期贷款的30.7%,票据融资余额的增长为金融调控发挥了应有作用。


3、支持小微企业导向突出


票据是集支付、结算、投资、融资、交易、调控于一体的信用工具,功能作用完善,产品体系丰富,且具有成本低、准入门槛较低等优势,深受小微企业信赖。票据市场发展也始终坚持以服务小微企业为导向,并在服务小微企业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从用票企业结构来看,十年来,票据市场中小企业始终保持着三分之二以上的占比,并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到2021年末,用票中小微企业数量已达到达到314.7万家,占比达98.7%,用票金额69.1万亿元,占比72.2%。从票据签发金额来看,2021年小微企业票据签发金额占比达到了39.3%,分别高于大型企业、中型企业签发金额占比4.2%、13.8%,仍然是票据签发金额最大的主体。从票面金额来看,2018年第三季度,票据承兑平均面额突破100万元,2021年末,银票平均面额下降至80.44万元,商票平均面额108.57万元,票据小额化发展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资金需求。


4、助力绿色低碳转型


绿色票据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助力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自2016年8月《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颁布,票据市场参与主体便开始了对于绿色票据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我国绿色票据开始萌芽。2018年以来,多地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商业银行陆续开展绿色票据贴现、再贴现业务,引导绿色资金精准投向绿色产业、绿色项目,支持绿色主体发展。2019年,人行南昌中支联合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和九江银行共同研究《绿色票据评价标准与实施推广路径》,为绿色票据识别、评价及推广提供了思路。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票据的发展一方面较好地满足了绿色企业资金支付和短期融资需求,另一方面加强了银行信贷资金对绿色经济的支持,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


5、市场创新层出不穷


十年来,随着票据市场的不断发展,票据创新不断深化,尤其是上海票交所成立以来,上线试运行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实验性生产系统,实现数字票据的突破性进展;发布票据收益率曲线诞生,弥补票据市场定价估值的空白;针对性地“票付通”“贴现通”“标准化票据”“供应链票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票据市场流通效率,便利企业票据支付、融资需求。商业银行也积极探索票据业务创新,在传统的承兑、贴现、转贴现等业务基础上,推出区块链票据、票据池、绿色票据、票据资产证券化、线上贴现等创新型票据业务产品,为票据市场发展提供源动力。央企在票据市场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财务公司军工票、央企“企票通”平台的建设促进了商票流通,降低了产业链运行成本,票据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6、基础设施加快完善


伴随着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正式建成运行,我国票据市场正式迈入电子化时代。2016年,上海票交所成立,票据市场基础设施建成,票据市场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上海票交所成立后陆续推出了纸电票据融合、票据交易系统直连、线上票据清算等系统,为票据业务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推出买断式交易,实现再贴现业务无纸化、电子化,推出意向询价、对话报价交易机制,为票据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基础的报价和交易平台;上线供应链票据平台、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转让服务平台、商业汇票信息披露系统,推进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建设,实现票据可拆分化以及业务流程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票据市场发展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平台;加强票据新规则及业务培训,改变了票据市场固有的交易思维及交易方式;成立会员制,引入非银机构参与二级市场交易,多元化票据市场参与主体。市场参与主体也在加速提升自身能力,重新改造优化自身票据系统,实现和票交所系统的无缝对接。中国国新“企票通”平台、军工票”平台”推出,引导国企票据新发展。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市场建设效率空前、市场发展成效显著,票据市场已发展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基础设施。


7、制度建设日趋健全


票据制度可以规范票据使用主体和票据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实践表明,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票据制度,只要在宏观上能够反映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国情,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时俱进;在微观上能够方便票据使用、减少经济参与主体之间的纠纷,充分发挥票据的功能,就是科学的、先进的、合理的。十年来,票据市场发展始终将制度建设贯穿始终,通过制度约束推动业务规范开展。中国人民银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上线后,随之颁发的《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及8个规范性的制度为推动我国电子商业汇票发展和流通提供了制度保障。上海票交所成立后相继出台了《票据交易管理办法》《票据交易主协议》等制度,贯穿票据全生命周期,涵盖票据传统业务及创新业务,改善了票据市场交易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套利问题、票据真实性问题等。近年来,《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跨省票据业务的通知》《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等相继颁布,与时俱进更新《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加上票据市场参与主体的制度完善等,为票据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8、风控能力显著提升


十年来,票据市场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尤其是2016年上海票交所成立以来,风险防空能力显著提升。为防范各类金融风险,上海票据交易所未雨绸缪打造票据市场风险防范体系,大力推广电子商业汇票各项业务,提高电票业务占比;加强风险制度及市场监测体系建设,及时跟踪分析市场风险迹象;上线商业汇票信息披露平台,推动商业信用体系建设;推出账户主动管理服务,降低伪假票据风险;完善预防机制,优化交易机制,全面提升风险防范水平。各市场参与主体以金融科技为武装,借助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综合利用内外部数据构建客户画像,通过建模分析客户流动性、信用等风险情况,为选择合作客户、防控业务风险提供参考。票据市场参与主体充分借助金融科技力量,不断优化风险防范措施,事前防范、事中监测的风险防控体系逐渐建立。票据市场风险事件得到了有效控制。中国票据市场质量明显提升。


(作者:肖小和,江财九银票据研究院院长)

1644827373664000218.png

底部导航栏
客服热线:400-882-9891
联系邮箱:office@shangpiaoquan.com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科技生态园11栋A座14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