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深圳市供应链金融协会理事单位

从票据历史角度思考标准化票据及其发展趋势

来源:肖小和 发布时间:2021-02-20 17:59:57 阅读量:999+
标签:

  标准化票据是去年8月以来,尤其是今年6月28号以来票据市场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今年7月28号以来,市场探索实践创新的亮点,创设标准化票据的目的是基于中小银行资产结构总量,特别是流动性的变化问题,基于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主要是票据融资,包括银票,特别是商票难以在市场上流通和变现的问题。标准化票据是基于供应链金融在实现应收账款票据化,特别是为票据标准化而精心设计的以机制为主导的产品创新,标准化票据是时代的产物,是票据历史、票据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_400949776_wx_???????????? (1).jpg


  我们说没有信用就没有票据,没有经济就没有信用,金融不发展,经济信用和票据就不可能发展,科技不发展电票就不会出现,特别是标准化票据就不可能有现在的问世,所以这是经济、金融、科技发展为票据市场打下的基础。同样,票据市场在发展过程中,自身也不断的激发它的功能和活力,不断的探索全生命周期的作用,不断的创新适应市场经济金融且具有活力的产品。标准化票据,我认为是票据市场发展创新的必然结果。


  那么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是中国票据市场迎来标准化票据的时代。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标准化票据是票据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二是标准化票据定义及其创设发行的相关主要内容解读;三是标准化票据推出以后的运行思路与应对的措施;四是标准化票据的实践与思考;五是标准化票据与票据创新;六是标准化票据时代的票据发展趋势。


  第一个方面。什么是票据?专业概念是指出票人依据票据法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一种有价证券,这个对于我们专业人士好记一点或者好理解一点。那么对于大众来讲,我对商业汇票做了一个基本定义,看看是不是符合大家的要求?我认为我们的商业汇票就是集支付、结算、融资、投资、交易、调控功能于一体的金融工具。所以要对大众讲解,就把什么是商业汇票,它主要的功能作用,通过一句话把它概括出来,便于记忆,当然也便于理解。那么对不对?供各位同仁们参考。


  票据是一种信用工具,票据产生于商业信用之中,同时票据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没有信用,票据就是废纸一张。一方面,在商业发展过程中有了商业信用,在这种发展中才有对票据的需求,所以它是产生于商业信用。另一方面,票据的发展也进一步激发和推动了商业信用的加快发展。所以对于票据整体的概念和理解,包括它的发展,我用这么几句话来归纳,票据的特点是有价证券、设权证券、要式证券、文义证券、无因证券、流通证券,特别是无因证券和流通证券,我认为这两点在未来我国票据法修改的时候,我们要进一步打开思路,尽管我们的票据法跟国际票据法有着一些通用的条款,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是有不少瓶颈的。本来创设票据以后,票据基础关系改变与否不影响票据流通和票据关系,实际情况是基础关系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票据关系。无因特点,我们的票据法有这么一个特点,执行过程中还有不少瓶颈,我认为未来在这个方面的修订可能还有许多的问题,无因是票据的本质所在。还有一个票据的特点是流通证券,流通是票据的生命力,没有流通就没有生命力。票据在支付流通、融资流通、类债券流通过程中,思考如何进一步突破以及进一步和票据法规定的流通证券的特点相吻合,这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的组织推动。


  票据的功能,票据具有支付手段、信用手段、结算手段、融资手段、投资手段、交易手段,这是大家都了解的,我就不展开了,但是信用我认为要讲一下,信用是票据的基础,也是票据业务发展和存在的基础,任何时候票据都要围绕信用做文章。我听了今天上午明昌教授讲的商业承兑汇票发展,他认为一定要围绕商业信用开拓思路,推动发展,我很赞成。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针对中小微企业甚至是大型企业以及新兴企业商业信用的问题、票据信用的问题,如何进一步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手段来提升信用的辨别能力和水平?这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推进和探索。


  因为我这段是讲从票据历史来看标准化票据的发展,所以下面我也简要的回顾一下我国票据发展的12个阶段,周朝的“傅别”和“左券”,唐朝的“飞钱”和“书贴”,宋朝的“交子”、“关子”和“会子”,明朝的“庄票”、“帖子”和会票,清代的票号与票据,民国初期的旧式票据,新式票据及中国新式票据,抗战时期交易性票据,解放战争时期的票据,新中国成立至票据法出台前的票据,票据法出台后至电子票据出台前的票据,还有电子票据出台后至上海票据交易所成立前的票据,最后是上海票据交易所成立以来的票据。


  实际上自票据交易所时代开始,基本上是我们票据市场进入十三五时期。最近在上海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发布了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我们票据研究院编著的《票据史》,我们把历史上涉及到票据方面的发展过程拎出来给大家分享。当然我们票据史的写作是按照社会经济金融的发展来梳理票据的发展,那么重点谈票据从周朝开始,票据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的质剂、傅别和书契,不过那个时候的票据只能说是初具票据的雏形,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契约、凭据,多用于土地交易,也被官府当做信用借贷的凭据。在唐朝时出现的飞钱,有助于解决异地结算的困难,标志着票据开始发挥其汇兑功能,书贴的出现又进一步多样化了存款业务的形式,并可以作为转账凭证,进一步拓宽了票据的功能。宋朝时期,宋朝的商业空前繁荣,票据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交子、会子等纸质票据便在这个时候出现,并逐步演化为国家货币来使用,以缓解金属货币的不足。在这个时期,票据支付结算功能得到了加强。清朝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清朝的前中期,第二个是清朝的晚期。清朝的前中期票据票面的设计逐步完善,票据应用场景逐渐的丰富,票据流通制度初步建立,这又促进了票据流通范围的扩大;晚清时期票号和钱庄推出的汇票,钱票、庄票等开始深度融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后来外商银行的进入又带来了西方的形式,我国的票据与西方的票据相互融合,票据种类日益丰富,交易制度、清算制度等票据制度,这个时候开始推出和完善,清朝的票据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有利于票号的挂牌和推动,以信用为本质特征的存取款凭证、汇兑、支付、结算功能得到了强化,融资功能开始被发现。


  进入民国时期,市场上出现了以钱庄庄票为代表的旧式票据,外商银行的新式票据,华资银行的中国新式票据并存的局面,票据流通比较混乱,银行业也相继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对票据市场加以规范。1929年颁布的《中华民国票据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票据的专门法律,所以说从我国的历史上,应该说有两部票据法,一部是1929年的《中华民国票据法》,一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解放以后,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在民国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初,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等交易票据开始出现。同时也出现了第一家票据专营机构,叫安徽蚌埠贴现公所,那是最早的票据专营机构,办理票据贴现等业务。1933年成立的上海票据交换所,引入了全新的票据集中清算的方式。1936年成立的上海票据承兑所,开发了票据承兑贴现业务,标志着区域性的票据承兑贴现市场在上海逐步形成,这些机构的成立带来了票据交易制度,交换制度、组织制度的一系列变革。所以在民国时期,推出的票据法、票据的专营机构,以及区域性的票据制度的形成,应该说在那一段时间票据还是有一定的发展。


  抗战时期,重庆成为政治中心和战时的金融中心,重庆票据交换制度完成了由银行钱庄共同维持到中央银行主持的转变。重贴现也类似于我们现在转贴现或者再贴现。1943年7月正式划归中央银行办理,重庆联合票据承兑所也于1944年建立,票据承兑贴现制度得到完善。抗战时期票据市场、票据业务、票据制度在重庆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完善和促进。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积极推动票据承兑贴现业务,票据承兑、贴现得到了快速发展。然后随着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票据市场已出现了畸形的发展,市场一片混乱。在交换制度方面,中央银行组织票据交换的范围逐渐扩大到了全国。


  1949年,我们迎来了解放,解放初期,为了扶持私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在上海地区承兑贴现业务还是有一定的发展。从1953年开始到1979年,由于我国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计划经济时期,那么计划经济时期也就不存在商业信用,因此这个时候票据也不是真正的商业汇票,更像一种提货单了。


  1978年开始到1994年是改革开放以来票据市场发展的萌芽阶段,这个时期严格来讲是以1981年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办理的第一笔银票贴现以及第一笔商票贴现为标志,解决了三角债的问题,控制了企业债务规模。商业承兑汇票是解决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两家区支行所属企业的债务问题,银行承兑汇票实际上是为了盘活上海、安徽船舶资产。我认为1981年上海的这两单票据业务应该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标志性事件,中国人民银行也开始尝试开展票据业务,推动商业信用票据化,并发布了一系列的票据管理办法来推动票据业务发展,但因为当时市场经济刚刚起步,以及相关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等原因,所以票据业务的发展比较缓慢,在那段时间主要是发挥了清理三角债的作用。


  以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出台为标志,票据市场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票据法、票据管理办法、支付结算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的颁布,使我国票据市场的法律框架基本形成,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制度逐步完善,再贴现工具开始发挥指挥棒的作用。随着我国首家票据专营机构,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成立,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这个月的9号,2000年10月9号正式挂牌成立的,已经20年了,这是票据业务的经营更加专业化,票据市场的参与主体更加多样化的阶段,主要是制度建设的完善。09年到16年是票据市场的变革发展阶段,09年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系统ECDS正式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票据市场进入了电子化时代。16年的12月8号,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成立,意味着中国票据市场步入了规范创新发展的阶段。上海票据交易所成立以后,票据风险事件明显减少,票据业务的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得到了有效的管控。票据市场在人民银行、票据交易所以及参与主体的通力配合下,稳步进入了规范发展阶段。


  我们这段时间在梳理十三五时期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我认为至少可以从这七八个方面去归纳和总结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成果以及为实体经济特别为中小微企业作出的贡献。一是十三五时期票据业务整体比较稳健,2016年开始进入回归本源以后,17、18、19年到20年的前10个月,我们的票据承兑业务贴现业务比16年底稳步增长,更多的是为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服务。二是票据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票据交易所成立以来为票据市场基础设施的搭建做了大量的工作。当然,在我们标准化票据推出以后,上海清算所也承担了这方面的功能,包括票据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还包括我们票据市场的创新,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三是这一两年来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以及票交所一系列的票据市场创新产品,丰富了我们票据市场,也很好的为不同类型的行业、企业、产业服务。四是随着金融科技进一步支持票据市场,我们的数字票据即区块链票据,在人民银行、票据交易所以及商业银行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实践。五是票据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这和中国银保监会和银行业协会积极推进规范管理,加强辅导指导有着密切的关系。六是票据应用理论研究成果十分显著,对推动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呼吁和推动作用。七是票据市场的利率变化,一方面是越来越市场化,另一方面实现了票据市场、票据业务、票据产品应有的交易主体或者承兑主体的定价发行。所以我认为票交所在成立以后,为中国票据市场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票据作为一种金融工具由来已久,宏观票据发展史里它是伴随着产品经济、商品经济,以及金融市场发展,包括票据自身功能发展而不断丰富的。但是票据发展的宽度、深度和速度需要和经济、金融、信用的发展相匹配,过度发展会引起市场混乱,风险不断积聚而且会影响自身的发展。过慢发展则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风险,同时也影响金融、信用及自身的发展。票据自古以来,就因其信用功能而被人们所接受,自周朝开始票据由其契约、凭据等功能而产生,至唐宋时期发挥着汇兑及支付的功能,进入了清朝以后,发挥着汇兑、支付和融资功能。在民国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继续发挥着汇兑、支付和融资功能。尽管新中国成立以后,初期我们票据仍具有融资功能,但很快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使信用功能被限制。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票据的支付、融资及清欠功能得以发挥。2000年在原有功能基础上,票据又发挥着调控的功能,这个功能很重要。可能现在我们谈经济功能的时候,对调控的功能谈得比较少,去年我们工商银行前董事长姜建清受人民银行总行领导的委托,主编了一部国有银行改革史,后来邀请了全国一些专家对改革史征求意见。叫我去了,我就跟姜董交流,我说2000年工行票据营业部的成立,是票据交易所成立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工行票据营业部,票据市场的专业化程度不会这么高,不会这么快。我请教他,为什么当时我们要成立国内第一家票据中心?他说成立主要是围绕着调控功能,围绕当时的规模问题、资金问题以及银行业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率,而且不良率在季末、月末、年末是把控得比较紧,要求比较严的,所以我们是基于发挥票据蓄水池的作用,发挥调控的作用,才成了国内第一家银行业的票据营业部。所以我对调控功能一直都有信心,我认为票据调控功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随着商品经济、金融市场和信用经济的发展,加上票据发展的适配性增强,2010年以后票据投资交易功能得以发挥,特别是2016年开始进入票交所时代,票据的多项功能进一步的发展,随着电票和票据交易所的出现,特别是产品创新的推动,使得标准化票据成为票据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们试想一下,没有《票据法》的出台作为第一个里程碑,没有2009年电票的出台作为第二个里程碑,没有票交所的成立作为第三个里程碑,就不可能出现票据市场的不断创新,并且走向资本市场。从票据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随着的功能不断的挖掘,作用不断的发挥,创新不断的推进,加上科技赋能,使得我们标准化票据今年的正式问世成为必然。所以就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标准化票据是票据功能完善和创新的结果。当然我们十分相信未来票据将会随着数字化和金融科技的发展,将会进一步挖掘它的功能,发挥它的作用,创新它的产品。这是和大家分享的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标准化定义、解读以及标准化票据创设的目的。在今年6月份人民银行正式下发了文件,7月28号正式推动实施,那段时间金融时报、上海证券报采访过我好几次,在媒体上我已经对创设的目的及其意义做了很多方面的解释,大家感兴趣可以在网上查。我就这个办法本身提出了三条,我简单解读一下,为规范标准化票据业务发展,为解决中小机构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这是它的第一个创设目的。我们众多的中小金融机构,无论是他们作为交易放出的票据,或者是他们作为承兑主体的票据,相对来讲跟国股比较起来,流动性即变现能力较差还是存在。而且我们国家现在真正要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承担主要作用的金融机构,我认为是中小金融机构。所以中小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不激活,不加强,可能对整个银行业来讲,对中小企业来讲都有些瓶颈。所以为了解决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的问题,创设标准化票据作为主要目的摆在前面谈了,我是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的。另外服务中小企业融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由来已久,我们都是金融业的朋友,我们可以看看中国的中小微企业,为我们国内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提供了“56789”的贡献度。然后我们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占比30%左右,与它提供给社会经济的贡献度远远不匹配。所以标准化票据的创设能为中小微企业进行融资,我认为也是标准化票据本身这个产品的荣耀。作为标准化票据的创始单位或者投资人,应该为标准化票据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还有一个目的是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我认为这个意义更深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已经不是一个产业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区域的问题,可能供应链的发展也不局限于一个国家的问题,可能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问题了,供应链经济的发展是未来的一个趋势,那么在供应链的问题上,国务院很重视并下发了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文件,在这一个过程中又寄希望于标准化票据能为供应链金融发展提供服务。我认为这也是给标准化票据产品增光添彩,在供应链金融中,可以解决应收账款票据化的问题,可以解决票据等分化的问题,我认为等分化问题的突破是标准化票据向票据标准化的迈步。所以供应链金融也好,供应链票据也好,对这项工作,作为票据市场、票据行业的同仁们要积极介入,推动供应链票据的发展,为票据标准化奠定基础。它的深层的含义,我是从这个角度来进行解读和思考的。


  那么下面是根据这几个办法,人行法、信托法和票据法来解析,它的定义是指存托机构归集,核心信用要素相似,期限相近,这几个字是很重要的,然后组成资产池,以这个池里面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而创设的一个等分化的受益凭证。它的原则,遵循公平自愿、诚信自律、风险自担的原则。从这个角度我认为是市场化,完全市场化的工具。人民银行是市场司主管这项业务的,按市场化的思路,市场化的原则,市场化的需求,市场化的理念来确定标准化票据创设和交易的原则,我认为这是相当不错的。标准化票据属于货币市场工具,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依据票据法及其他法规对标准化票据实施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宏观调控取决于央行根据全国的信贷货币政策来考虑。监督和管理都由人民银行一肩挑,所以监管的总则可以深入思考,是不是涉及到具体业务办理之类的,如存托管之类的,需不需要报批,可不可以批,要不要批等等。我个人是从监管的角度理解,人民银行承担主要责任,但是我们的产品主体也要共同为央行在前线把关守口,多思其职责,推动这个产品,提升市场的影响力。主要参与机构是存托机构,而且存托机构应符合以下5条,这5条里面我认为信誉良好、两年内无重大违规违法行为是关键。还有符合法律法规和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就是在存托和交易市场上,这两条应该要好好把关,要好好把握,要好好理解。


  票据经纪机构有5家,现在只有这5家它是受存托机构委托将符合条件的商业汇票完成归集,这里面对原始持票人的商业汇票要求真实、合法有效。同时存托机构也不能认购和变相认购自己存托的商业汇票为基础资产标准化票据。我们有一些中小金融机构特别要注意这个方面,不要有任何的侥幸,实际上这个市场是大家共同维持的,好的市场是大家共同来推动的,这样才能够繁荣富强。


  第三条很重要,可以依法转让,无挂失支付、公示催告,或被有权机关查封、冻结等限制票据权利的情形,真正要严格起来,工作量是比较大的。我原来在ICBC票据营业部工作,我分管内控和风险,我一直提醒他们,我说最高法院能不能把全国县以上法院的公司催告等等挂失的情况把它归集定期发布,特别重要。尽管做了很多努力,有些改进,还是难做,因为有些县也偏远,还包括地市一级法院,再加上文化方面的这种限制,那么我们标准化票据的基础资产有没有这些问题?认真起来是有工作难度的,是有工作量的。所以大家尽可能要找一些清晰的票据。


  另外标准化票据应该具有独立性,我认为是相当不错的。他的标准化票据的基础资产应独立于存托机构等其他参与人的固有资产,包括银行、证券、证监等传统机构,还包括票交所、上清所等,这些基础资产都必须要有独立它的规则,为了风险处理,这些便于它的发展和纠纷解决。


  存托的协议,这个协议至少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风险需要我们参与主体来判断,也需要投资者和创设的主体本着对标准化票据负责任的态度和担当来推动这些产品的推动发展,存托机构委托存管基础资产保障要求,前面已经说了一下,就是存托机构委托票据市场基础设施,为集中资产登记托管清算,怎么做的呢?就是上海票交易所,还有标准化票据,那么存托现在是在上清所,标准化的票据存续期间,就是资产不得被交易,或者被挪用或者设置质押等。对于主体有明确的要求,当然我们负责创设的机构比较多,要注意检测和把关。标准化票据的创设,有不少的文件都是按照人民银行的要求去参照执行的,我认为这些文件主要是基于债券市场,包括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第一号发布的法规也好,包括09年发布的也好,包括00年2号发布的也好,基本上都是人民银行债券市场的一些办法和要求,我们创设机构、投资机构要按照要求严格执行。当然我跟相关部门也交流沟通过,为什么现在有一些中小机构以及一些证券公司没有资格,可能有些条件还没有达到这几个办法的要求,但是未来应该会开放。下面这一条标准化票据适用于现券买卖、回购、远期等交易品种。目前我们基本上做的标准化票据的这种投资比较单一,我认为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标准化票据未来的回购和远期交易,包括掉期等等都有空间,都有市场。我认为在这个办法中对它的提升相当具有前瞻性。标准化票据推出以后,我记得上清所推出了标准化票据指数。那么这个指数推出以后,这就为以后指数发展远期、掉期等衍生产品提供了空间。


  关于规范信息披露,这里提供了好几条,信息披露在于我们的存托机构应该要对标准化票据的基础资产披露清楚,而已经标准化的票据也要对资产情况跟踪,一有情况立马经过分析,那么要实时的进行信息披露,这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负责任的态度。这里面对信息披露要求、风险披露要求还比较多的,比如信用风险、集中度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管理风险等等。


  要向投资者给予充分的提示,有责任、有压力,当然也有机会。在投资者保护,标准化票据持有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内容权享有以下权利,投资者的权利。作为投资者来讲,对于这些权利要熟悉的,而且要认真的去理解,尤其是涉及到可能会带来的风险和损失,要留有预案等等。标准化票据存续期间,如果发生了一些变化怎么办?应该召开标准化票据持有人大会,根据审议决定,这是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如果存托机构不召集怎么办?那么持有人可以按照存托协议的约定自行召集,那就是市场化的思路,加强监督和管理。这里面尤其是利率价格要以市场化的方式确定,不能以欺诈操纵市场的行为获取不正当的利益。我想一开始这个市场应该会比较谨慎,比较稳健,比较规范,到了一定的阶段,或者到了季末月末,涉及到调控的时候,包括要实现利润的时候,利率和价格风险等方面的情况,大家就要特别注意,特别防范。


  第三个方面。标准化票据推出以后的思路和一些应对的措施。标准化票据的特点是债券属性,这个产品的界定实质上是类债券,实际接近于资产证券化产品,核心是基于基础资产现金流发行的受益证券,债券实际上是两类,一类债券在交易市场上叫回购市场,属于货币市场一个子市场;另外一类债券,更长时间的,属于资本市场。所以现在来看,标准化票据是类债券或者债券入口,属于货币市场范畴,我们把债券放到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概念去理解,各位银行专家、金融专家,你们可想而知它就打通了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的通道,所以他是个票债联动的业务产品,未来发展是不局限于在货币市场的发展。我想如果发展的稳健,发展的好,肯定是在资本市场上有它一席之地,因为它已经打开了投资的窗口,连动了两个市场,整合了两个资源,具备银行间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连接这种功能和通道,同时也完全可以帮助我们的信贷市场进一步融资,减轻银行信贷市场的压力。第三个特征破产隔离,标准化票据的资产独立于原始人、存托机构、基础设施及其参与人的固有资产,我认为相当重要。另外扩大了票据投资者的范围,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标准化票据的出台,第一个是打破资管产品就理财产品投资者与票据资产的阻碍,扩大票据资产的投资的范围,落实货币政策的传导,进一步满足实体经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第二个是联通票据市场与债劵市场,进一步提高了票据市场抗风险的能力。第三个解决了市场流动性的问题。第四个为供应链金融服务创造了条件。


  我前面讲的这几个方面,具体化一点,尤其是扩大投资范围,我们原来的票据市场是实实在在的货币市场,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市场,承兑最终到再贴现末端,然后到期支付,兑现,严格的狭小的一种货币市场环境。那么标准化票据就把和债券市场把未来和资本市场的融合通道打通了,扩大投资范围不是一般意义,是具有关键性意义,突破性意义。标准化票据操作流程,可能在座的我看有不少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可能你们大体也知道,有存托机构、经纪、原始持票人、直销机构、投资者、票交所以及上清所等七八个机构运作,当然这些个人及机构都有责任权利。


  标准化票据推出以后,我们的票据市场参与主体如何来应对?那么首先要建设专业团队,已经办了的,我想他们已经有团队,是不是专业?是不是能够标准化?目前肯定是已经参与了的,应该是有专业团队的。那么专业团队参与机构涉及到要熟悉票据市场以及债券市场的交易规则,是一种复合型的人才,所以牵头部门各行各个公司根据他们业务的熟悉程度和内控风险管理把握的程度来决定,那么这个每个行、每个公司也是千篇一律的,相对来讲我认为提高市场的标准化程度应该还是相对稳定比较好,还要有一个专家团队,那么银行证券都要利用自身的业务优势,积极争取存托市场业务,将标准化票据市场打造成一个类似美国垃圾债的市场,风险高回报高的市场,主要是商业承兑汇票,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有赖于我们参与创设的和投资的团队的信用管理水平,风险管理水平等。另外一个积极拓展资源,商业银行应坚定不移的通过承兑贴现业务拓展我们的票源,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第四点就是提升信用风险管理能力,传统票据市场参与者是商业银行和券商,应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适当降低承兑人的授信门槛,下沉风险,便于灵活参与到未来标准化票据的交易中去。我认为这个是一个跳出全生命链条比较好管理和控制的一个抓手,从授信开始,包括商业承兑汇票,那么它能够闭环运作,就是在企业、银行或者证券、票交所、上清所,以及投资者,在这么一个闭环当中,从授信、承兑到最后产品的完结,按照这个思路去梳理它的流程,发现它的风险,管理它的风险,可能这种管理信用风险的能力会进一步的提高,以标准化票据为抓手,把这种商业承兑业务好好推动下去。


  另外一个是投资人要提升投研能力。因为信用资产有分层,那么看看我们对标准化票据的投资,如果你想风险小一点,当然我们参考高等级信用评分行为基础制的标准化要求,可以作为一种货币基金开放式理财的流动性进行配置,如果你投研能力、风控能力比较强的,你可以参与基础资产为财务公司以及企业为基础商品的投资,获得超额投资收益,跟我前面讲的商业承兑汇票大的思路,这个也是一样的。由投资者自己判断,你的管理水平、风险管理能力、偏好,这个市场毕竟是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都搅在一起,我想各种能耐、各种能力的人都有,就看我们如何把住风险了。


  对商业银行来讲,应针对服务深入研究,商业银行就可利用商票ABS落地的经验,引导企业客户通过标准化票据工具进行商票的融资,利用商票承销的资质进行产品的外销。针对授信客户的签发商票发行标准化票据,择机参与投资,针对供应链金融上下游的客户,可以参照供应链金融ABS业务的模式,锁定核心企业,营销核心企业的上游客户,将其持有的核心企业签发的商票通过标准化票据发行融资,就是说供应链我们抓住核心企业的商票来推动标准化票据也是一条途径,另外开展商票的标准化票据业务,加快票据资产交易流转,比票据的转贴现可以节省银行更多的资源,包括贷款资源、风险资产、资本,同时可以丰富客户的服务方式等等,我认为与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与投资者、与企业、与核心企业都有利,所以我们要有针对性的深入研究一些应对措施,这是商机,机不可失。


  另外标准化票据相关机构服务的研究。这里面主要是讲了现在票据交易所的收益率曲线,只有国股和城商行还缺乏农商行的承兑票据,还缺乏财务公司的票据收益率曲线,包括综合性的票据收益率曲线,因为相对于票据交易所来讲,他们对承兑的主体情况,对交易的主体情况比其他的市场了解的更为多一点,因为信息量比较大,数据比较真实可靠,那么就是要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真实的、全面的、收益率曲线,供标准化票据在市场上的定价作支撑。


  第四个方面。标准化票据的实践与思考。今年7月28号到30号,首批票据发行了14次,创设了14次产品,金额是12.13亿,均为没有贴现的票据,减轻银行贴现的压力,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有40多家指标企业,10多个亿,中小企业在这两天为他们解决了12个多亿的流动性问题,这是不简单的。所以我把前两天后面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8-9月份又有不少贴现的票据进入了标准化,据上清所提供的数据,9月底上清所托管量是44.14亿元,那么7月28号到9月底,市场上有15家金融机构创设了标准化票据。发行了53只,其中由证券创设的25只,由银行创设的28只,涉及到金额是49.12亿,其中涉及到证券的是30个亿,涉及到银行的是18.7个亿,证券公司有这么几家,银行有这么几家,海通、国泰君安、平安、国元、华泰、华英、江苏、宁波、浙商、中信、招商、上海、浦发、兴业、平安、杭州等,当然有些银行是做幕后英雄,在衔接经纪上做了一些沟通和协调,也是解决了不少问题的。


  那么首批创设的票据有什么特点?


  第一,从规模来讲,我们认为首批产品的规模,最小的是中信银行2020万,总体规模不是太大,最大的是一个亿,那就2000万到一个亿之间,一个是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和简单汇做的这一单供应链标票,这是个突破;另外一个就是平安证券、中核华兴、苏银亨通和兴业大同煤矿,最大的是一个亿,其他的普遍在3000万到5000万之间,规模不是太大,但是14单50多个亿,这是一个特点。第二个从利率上来讲,从利率期间来看,已公布利率区间的产品最高的4.25苏银亨通,因为是商票,估计与企业资质有关,最低的2.55浦发,大多数产品的利率期间在3.0左右。7月28、29号发行的这些利率,我认为利率也不是太高,为什么?因为商业承兑汇票居多,而且是在标准化票据新产品创设出来之时,利率还是让利于相关机构和企业。第三个从期限来看,最短的61天,最长的356天,不到一年,大多数产品的期限在150天左右,期限是这么个情况。第四个从评级来看,这个项目中并非所有产品都进行了信用评级报告的披露,但披露的信用评级报告基本上都是针对信用主体的评级报告,而非针对产品的评级报告。在披露评级报告的产品中,评级最高的3A,最低的2A。


  首批的特点一个就是规模的问题,一个利率的问题,第三个期限的问题、第四个评级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梳理一下首批标票基础资产特征,商票为主,除了一单银票以外,其他的基础资产都是商业承兑汇票。一单银票。只有一单是宁波银行作为存托机构的宁行票企赢2020年第一期标准化票据项目,是首批产品唯一单独以银票为基础资产的标票。一单供票,中信银行作为存托机构和TCL简单汇做的这一单标准化票据,是28-29号推出这一批14单产品里最具未来发展前景的一单业务,这是我想拿出来说一说的就是供应链金融发展怎么样,供应链票据发展怎么样,票交所的供应链票据平台推广的怎么样?实践证明有了质的突破和量的发展,尽管只有一单,所以这一单供应链票据,我认为中信也好,简单汇也好,包括票交所也好,这是多方面合作的结果,当然前面的也都是,但是这一条特别具有未来发展空间。


  另外一个特征是多手票,还有一个特征是票据保证。


  那么首批特征除了前面分析的4个以外,这里我们点了一下,还有5个方面的基础资产特征。通过前几个月标准化票据推出的实践情况来看,我们也总结了一下它的基本成效:


  第一个方面我们认为服务了中小微企业,28号—30号这几天就服务了四十几家企业,那么后来有49个亿,50多单的话,那就不是几十家企业的,肯定是上了100家以上中小企业,所以这个成效我认为值得肯定。


  第二个方面促进了供应链的票据融资,前面讲了。


  第三个方面实现了票债的联动,终于在标准化票据推出和创新的时候,实现了这个目标,所以这是它的成效。


  第四个方面扩大了投资范围,除了银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投资者扩大了。实现了价格的发现,价格发行跟前面的基本成效还不一样,前面的是贴现,转贴、回购等等一些价格发现,这是一个标准化票据的价格发现,这是一个票债市场共同对产品价格的发现,它的意义不一样,说明票据市场的票据价格又往前推进了一步。


  第五个方面是拓宽了企业和银行融资的渠道,企业融资渠道拓宽了,前面讲了就是有这么多没有贴现,后面其实有很多是已经贴现的,已经贴现的解决了银行的流动性问题,解决了银行的融资渠道问题,丰富了银行票据融资等渠道的问题。


  第六个方面就是对接实现了流动性断层,这个断层对企业对银行都存在这个问题。这是一个解决断层的途径之一,手段和工具之一。


  第七个方面发挥了基础设施的作用,上海票据交易所、上海清算所。


  特别是第八个方面,调动了存托主体和参与主体积极性。7月28号之前,7月28号以后,我们众多的参与主体,众多的存托机构,这里面涉及到多少个方面,涉及到多少员工,大家加班加点,产品创新、流程创新、制度创新、操作创新,加强风控创新,内部合规创新,营销创新等等。参与主体从产品的推出来看,应该是得到了极大的调动。


  第九方面就是检验了市场的适应能力和水平,标准化票据指数在上清所推出了,后面我会再分享一下。另外标票可不可以做证券化?这两个方面未来的创新值得研究,上海清算所的标票指数推出以后,我与上海证交所的相关老总和专家就设标准化票据指数基金的问题,做了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昨天他们回信息,基本上说操作和参与主体环境,应该问题不是太大。下一步就涉及到相关监管机构沟通的问题,沟通问题我认为是恰当的。标准化票据的指数基金如果推出,那么今后就有很多投资者,还有更宽范围的投资者可以投资,包括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一位票据同仁们是不是也可以投资?另外我跟上交所相关部门也交流了关于标准化票据以及标准化的票据可不可以做ABS的问题,他们认为也有研究的空间,这两个方面是最近这段时间跟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和相关单位和部门专家做了一定程度的沟通和交流,得出在这两个方面的产品可以积极探索,这都是它的基本成效,没有标准化票据,我们不可能得到这么多的成效。


  标准化票据实践过程中,上海清算所丰富了中国信用债券指数的产品,这是他们在这个方面做的努力和工作,在上海票交所推出了收益率曲线之前,我们研究院也推出了中国票据发展指数和中国票据价格指数,在我们研究院写的票据三部曲,即票据市场发展研究、票据市场创新研究、票据市场框架体系研究领域,在里面都可以找到这些价格和发展指数的这种设计思路和实践检验的结果。那么上清所的标准化票据指数推出加上上海票交所的收益率曲线,为我们进行标准化票据的产品进一步创新提供了空间,这一方面上清所做指数做的比较细,有综合指数、有商票指数、有已贴现的商票指数、有银票指数、还有未贴现的商票指数,而且我认为与市场都比较贴近。比如说综合指数,平均收益率大概是3.19,商票指数平均收益率是3.32,低于综合指数;商票里又有已贴现的商票是3.14,低于综合商票指数;还有未贴现的商票指数3.58,不但高于综合指数,也高于商票指数,也高于已贴现指数。为什么?未贴现的就是商业承兑主体是企业,相对风险大于已贴现的商票和银票,我们看看已贴现的银票回报率就3个点,层次比较清晰,整体来讲,尽管时间比较短,尽管他们只有样本47个,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标准化票据综合指数制作出来了,我认为相当不错。这是我们值得分享的。


  至于标准化票据的一些相关的问题,就简单提示一下,第一根据资管新规要求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规则,我们认为标准化票据基本符合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这个相关部门要积极争取认定的,我听说是上海清算所在向人民银行积极争取。第二个是关于重大违规的掌握问题,这里面就是承兑人、贴现人、保证人、持票人在两年内没有重大违规,存托机构银行两年内没有违规问题,这个由市场去决策。我们也认为银保、证监会对他们的处罚,那也不算重大违规,如果要把处罚看作重大违规的话,你们到银保监包括证监会去查一下多少算涉及到的,这是比较复杂的,所以我认为这个应该不算的。至于实实在在的重大违规问题,我们认为由存托机构和投资人自行裁定,有些相关信息必须由信用主体和持票人负责提供。这是认定资格的问题和风险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票据经纪机构的问题,票据经纪机构现在只有5家,我们认为票据市场现在是在一体化进程方面显著提高提升,应该加快制定和完善票据经纪机构成立的相关标准,审批流程和管理办法,而且要扩大、扩容,就是这么一个想法。


  安全属性前面讲了就不讲了。那么关于票据市场的生态环境问题,我简单说一下,因为目前我们商业信用环境比较薄弱,现在市场是以银票为主,但是商票的标准化票据这方面呼声很高,而企业也在加大加快推动,从去年年底我们调查的数字来看,12万亿多的承兑的余额,其中1/6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2万个亿里面,我请上海证交所的同志也做了一些分析,大概20%是商票,但是房地产企业商票比例占了70%。因此我们在做标准化票据基础资产的收集过程中,对信用环境、对基础资产的信用主体要有个考究,要尽职调查,要特别注意可能会带来的风险。不要因为一单两单业务,为了创新,为了蝇头小利而影响整个标准化票据产品进程。所以我建议认为在目前商业信用环境还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我们做标准化票据要加快推,要加快走,但是也要对相关交易主体做好分析、研究和尽调。


  另外一个与我们缺乏信用征信的方式,也给这些标准化票据信用主体带来了一些难度。所以我们建议要引入保险的、征信的方式。另外一个就是评级体系缺乏,希望市场上包括主管机构、参与主体来积极推动、呼吁市场评级体系的逐步建立、逐步发展,商票的发展,为标准化票据奠定基础,为整个票据事业发展奠定基础。当然这里面大家也要注意风险,不要为标票而标票,尤其对真实贸易背景真实性的问题。


  第五方面。讲一下标准化票据与票据创新。第一个供应链票据,现在有很多创新产品,供应链的票据,我认为它做大了做强了做好了,同样为我们标准化票据提供了票源。这里面标票与供应链票据,我认为两者就这么一个关系。第二个商业汇票信息披露平台推出来了,而且人民银行也好,票交所也好,都十分负责,商业承兑汇票的发展有很大的空间,同时也为我们标准化票据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票源信息,提供了标准。第三个标票与贴现通的问题,贴现通因为可以解决贴现的问题,同样贴现以后的票据也是可以做标准化票据的,所以这个创新为标准化票据都提供了空间和商机。第四国个就是票付通的问题,票付通也是加快票据的支付,同时也加快票据的签发和转让。同样未承兑票据也可以进行标准化票据,所以标准化票据从这些创新的产品来看,都有对接的途径,都有丰富的票源,这个是标准化票据和市场,包括票交所推出的创新产品的关系,简单举这么几个例子。


  第六个方面。标准化票据时代的票据市场发展趋势。基于疫情后时代,在我国经济进入十四五期以及标准化票据推出,预期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票据业务仍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并将继续在服务高质量经济发展、双循环构建、开放金融市场、完善信用体系、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助推金融改革、加快业务创新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是这么看未来的票据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下面一些理由;


  第一个从宏观角度来分析,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我们未来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增长,都为票据市场承兑发展提供了空间。我们去年年底跟复旦大学的几个博士硕士研究了一下,现在不是强调真实贸易背景吗?增值税发票吗?我们发现全国18、19年的营业收入可以用于增值税发票开出的,大概在180万亿,我们目前只有1/10多一点,所以空间很大。


  另外从金融机构开放角度出发,未来我们国家的短期市场、货币市场要进一步发展,包括还有30多万亿的流动资金贷款,通过票据,包括标准化票据可不可以替代和释放呢?我认为这是有空间的。


  还有一个信用体系建设角度,我们要提高企业的信用,企业信用是关键,关键在开放发展商业承兑汇票,这样也为标准化票据带来发展空间。另外一个就是商业银行竞争的角度,我们自身来讲,我们也需要提高资产质量,也要改善资产结构,也要提高利润贡献度,也要提高服务的灵活性,所以我们必须发展票据,也为标准化票据提供了发展的前景。还有与企业融资里股票和债券的融资比较,那么票据融资是最便利、最经济的融资工具,我们有标准化票据为它助力,怎么不好呢?另外从区域金融的角度开放来看,我们欠发达地区也好和发达地区也好,都可以发展银票,特别是发展商票,只要发展了,这个市场就有标准化票据发展的空间。


  另外一个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我们票据融资是提高行业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现在行业平台包括企票通,包括军工票等等,都是行业融资的通过票据融资的一些平台和思考,我认为提高他们的融资效率,降低成本。我们分析了一下全国就制造业行业增值税发票用于可以签发的票据有110万,空间很大。所以从行业角度分析,对我们这个票据市场,我们标票创新都有利好。


  还包括商业承兑汇票信息披露,前面讲了电票系统的改建、改进,上海票据交易所的进一步建设和创新,为我们市场特别是为标票发展打下了基础,随着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对票据市场提高了提出了高质量建设的要求。我们票据市场化的风险防范,由于有了金融科技及数字化的发展,将为为票据市场发展的风险防范提供手段和条件。所以从这些角度来分析,标准化票据时代的票据市场,发展空间很大,发展潜力也是很大的。


  我们中国的票据市场在这些创新的过程中、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底部导航栏
客服热线:400-882-9891
联系邮箱:office@shangpiaoquan.com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科技生态园11栋A座14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