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金融机构支持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更高要求。
深耕实体经济,展现新的作为,金融业应坚持党建引领,在服务“六稳”“六保”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担当作为,以更加便捷、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切实支撑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在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做好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金融服务,是金融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聚焦“两新一重”领域,金融业应加大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和大数据中心、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信贷投放。扎实做好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程金融服务,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扩大新兴产业融资覆盖面,全面服务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用足用好信贷差异化政策,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围绕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云平台和产业链“链主”企业,组建客户、产品和科技综合服务团队,给予优惠利率、专项激励等支持政策,推进产业链迭代升级。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育种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做好粮食生产、加工和流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加快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等作为信贷投放着力点,抢抓一批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重点项目,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积极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对国家级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加大信贷支持,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大力支持重点县富民强村帮促行动。优化网点布局,打通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加快乡镇网点建设步伐,打造以人工网点为主体、以自助网点为补充、以惠农通工程为触角、以互联网金融为延伸的多层次、线上线下交融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渠道体系。
加大对农户、小微、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动普惠金融提质增效。紧紧围绕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发展普惠金融,持续扩大信用贷、增加首贷户、推广随借随还贷,使信贷资金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受疫情持续影响企业给予定向支持,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培育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激发乡镇网点经营活力,针对重点县域支行,实行更加灵活、更有针对性的产品创新、业务授权、考核激励和利率定价策略,打造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服务“三农”示范标杆网点。
强化大数据应用,不断增强线上产品和服务的敏捷创新能力。加快智慧网点建设,推进网点轻型化、智能化转型,持续深化线上线下渠道协同、服务融合。积极参与政府数字平台建设,加快场景建设推广,聚焦涉农产业链和商圈、民生缴费等领域,打造一批县域农村特色场景。持续推广“e贷”系列产品,通过科技赋能提升融资服务精准性、可得性和覆盖面,更好服务新经济新动能,更有效弥补“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短板,更高质量满足社会民生金融需求。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金融安全战略”。风险防控是商业银行永恒主题,要以自身风险防控能力确定业务发展边界,坚持稳健发展。严防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股市,进一步加强案防风控“六大体系”建设,守住合规底线。科学把握好数字化转型催生的风控模式变革,深度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升新业态下风控的有效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作者:陈必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此文章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文章有任何不妥之处请留言指正或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