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间票据市场的界定与特征
对于民间票据市场这个概念至少有三种内涵与外延不一的观点:
一是参与主体论,即认为是票据转让、流通过程中,没有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的票据市场就是民间票据市场;二是票据行为论,即认为民间票据市场就是一些经济主体以营利为目的,专门进行票据买卖而形成的市场;三是市场利率论,即民间票据市场就是依据资金供求关系,按本地区较为真实的资金利率而进行票据融资的市场,它是官方管制利率水平下正规票据市场的重要补充。本文认为,参与主体论范围过大,票据行为论的界定过于模糊、狭小,而市场利率论较为清楚地反映了民间票据市场的本质。
与正规票据市场相比,民间票据市场具有以下特点:(1)票据融资的利率较为客观地反映了融资双方资金供求关系,一般是随行就市,这是最本质的特征;(2)民间票据市场的客体——银行承兑汇票来源是合法、合规的,但在票据行为上存在事实上的“票据买卖行为”;(3)票据融资双方的信息较为充分,票据的前手后手信任度较强,而且前后手风险共担。
2.民间票据市场票据融资的几种方式
据我们对宁波慈溪市的调查,票据(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被企业普遍接受,而且企业在向银行办理贴现的同时,也出现了在民间票据市场进行票据融资的行为。按票据流向和参与人票据行为的动机,民间票据融资主要可分以下几种方式:
(1)支付货款型。实际操作中以这种方式为主。一般它涉及到三个经济主体:本企业、上游企业和票源企业(或个人)。上游企业的产品(或原料)往往在市场上不是很畅销,只要有销路,非常乐意接受票据结算。于是本企业从“票源”处买入银票,然后以票面金额支付货款。这样,本企业最多可获得三种好处:一是以低于银行贷款利率获得资金,减少借款的利息支出;二是上游企业视银票为现金,本企业以银票票面金额支付货款,直接获益;三是可能得到上游企业的折价优惠。
(2)投资收益型。它不是民间票据融资的主要方式。其操作很简单:拥有较多资金的企业,较多地从票源企业买入票据,到期再向商业银行收回款项。通过这种方式,本企业获得的收益要高于同期存款利息收益,而且银票款项回收有保障,因此,投资于银票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较好。这实际上相当于本企业在票据市场进行投资活动或部分地经营银行业务。
(3)票据收购专业化型。收购票据成为经济主体(个人或企业)的专门业务,实际上是票据窗口或专营票据机构的雏形。与投资收益型相比较,这种方式的经营主体(通常也以企业的形式),专门从事票据业务,而且票据流向多元化,可以流向银行,也可以流向需要企业。通过低价收购(较高的利率),高价卖出(较低的利率),赚取买卖差价。
(4)民间借贷票据化型。民间借贷往往仅凭当事人信用和信任,很少有正规化的契约,常会引发经济纠纷。民间票据市场的出现提供了借贷双方均可接受的金融工具,至少为贷款方提供了一种质押品。如票源企业与本企业发生民间借贷关系,借期2个月。票源企业拥有银票,它可以将银票卖给本企业,获得急需资金,本企业到期向银行收回款项;也可以以银票为质押,协商按一定借贷利率进行民间借贷,到期后票源企业还款——“回购”银票。
(5)复杂型。这种方式的流程相对较为复杂,它实际上是“支付货款型”的变体,不过购买银行承兑汇票的款项来自于银行贷款,涉及到银行和多家企业。具体流程为:本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然后从票据市场上获得银票,再将银票进行贴现,获得现金后,予以支付货款;同时,上游企业还对本企业进行贷款贴息。通过这种方式,上游企业销售了商品,并获得了现金,本企业以较低价格获得所购商品。其实质是生产供过于求产品或原材料的企业愿意折价销售,让利于本企业;同时,也反映了民间借贷利率、银行贷款利率与贴现利率之间的利差,在相关经济主体之间的分割。
3.民间票据市场的市场容量及利率水平的大致估计
据调查估算,宁波慈溪市的民间票据业务量接近亿元,民间票据融资的利率一般在银行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之间,随行就市。其利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双方资金的供求关系,同时还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需票企业所购物资或商品的市场态势。如钢材市场疲软,钢铁生产企业对票据的需求增加,票据的价格也将随着上升(票源企业以较低的利率卖出票据)。二是银行贴现利率。一般民间票据市场利率要低于到银行办理票据贴现的利率,如慈溪市的民间贴现利率平均为3.6%,而同期银行业平均贴现利率为4.8%,最低为3.6%。
4.对民间票据行为合规性的判断
目前中国对于票据交易在法律上的界定较为模糊,甚至不同的法律法规还相互冲突,有待完善。比如,按照《票据法》第十条第1款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守信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这里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是票据的基础关系。但是,票据关系一经形成,就与票据的基础关系相分离,基础关系是否存在、是否有效,对票据关系都无影响。也就是说,票据签发的原因可能是基于买卖某种货物而引起的,但是票据关系是一种独立的法律关系,其客体只能是一定数量的资金。又如《票据法》第十条第2款规定:“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即应当给付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而且按照票据法的一般原理,只要票据取得人取得票据没有恶意,即不存在欺诈、偷盗、胁迫等,那么他自然享有票据权利。从这里可以看出,《票据法》并没有对民间票据市场的票据交易有特别或者明确规定,民间票据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合票据法原理的。
二、民间票据市场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
(一)民间票据市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有助于信用观念渐入人心。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民间金融古老的契约形式——“欠条”正在被“票据”这种符合市场经济法则的金融工具所代替。从某种程度上讲,民间票据业务的开展有助于民间金融的规范化。在社会整体信用不很乐观的情况下,内生于民营经济的市场信用的强化,对于经济的正常发展无疑有着深远意义。
2.有利于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并且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如宁波慈溪市是中小企业分布较为广泛的地区,由于中小企业数量多,企业规模偏小,信用等级不一,银行融资难的现象比其他地方更为明显。但是据调查,慈溪市近几年来银行业的存贷比一直较低(有些银行仅在55%左右),慈溪市的个私经济发展势头却一直很好。究其原因,主要是通过民间票据融资,提高了民间资金的投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资金困难。
3.票据的快速流通,加速了物资周转,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对大部分企业来说,参与民间票据交易,主要目的是使企业能够进行正常的生产,专门从事票据买卖的是少数。显然,在票据快速流通的同时,也加速了物资的周转,特别是对于一些供过于求的行业、商品,这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票据贴现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的生成。多年来,商业银行间存在着激烈的票据竞争,银行票据市场贴现利率市场化机制难以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票据业务一直是银行贷款的附属业务,票据融资并未真正反映经济主体之间的资金供求关系。民间票据市场贴现率是反映资金供求的市场利率,对银行贴现率有越来越大的影响,这有助于票据贴现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的生成。
(二)民间票据市场对当地经济金融运行的负面影响
1.减少了银行的票据业务量,加剧了票据市场的激烈竞争。民间票据市场的发展,特别是由于民间票据市场票据转让时所需条件和单据相对简便,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银行的票据业务量,加剧了票据市场的竞争。
2.不利于金融管理当局准确监控信用总量。民间票据市场的存在,加大了国家统计和监控社会信用总量的难度。
3.削弱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例如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通过规定贴现条件和调整再贴现率来调控商业银行货币供给能力和市场利率。民间票据市场反映了局部资金市场的资金供求,因此,对再贴现率调整有一定的滞后性。如自2001年9月11日起,人民银行总行将再贴现率由原来的2.16%提高到2.97%,提高幅度达37.5%。据调查,金融机构和民间票据市场对此反应不一。很多金融机构贴现利率没有上升反而下降,如慈溪市金融机构平均贴现利率已经下调到4.32%;而民间票据融资利率基本维持不变。原因主要在于再贴现利率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成本,而民间贴现利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资金供求双方状况与存、贷款利率。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原来的再贴现率较低,再贴现率对业务量的点弹性不足。
4.民间票据市场毕竟是建立在低级商品经济基础上的一种民间信用行为。它的信用、信誉维护机制是欠规范的,不利于规范、可持续地发展票据市场,而且还极易引起法律、经济方面的纠纷,进而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
另外,多数民间票据贴现倾向于逃避政府税收,这不利于市场信用观念的确立。
三、民间票据市场兴起与发展的原因探析
1.民间票据融资是内生于民营经济的一种融资方式。目前,个私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如到2002年底,慈溪市个体工商户40150家,私营企业8350家;产值超5000万元的个私企业达到77家,其中45家个私企业销售额超5000万元,32家个私企业销售额超1亿元。截至2002年底,慈溪市已经完成工业总产值803.76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65%强。但是,由于个私企业在银行的信用等级不高,在银行借贷款难,个私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自我积累。据最新统计表明,慈溪市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1.61%,自有资金率将近40%。在个私企业迅速发展同时,慈溪市又形成了浒山轻纺织品、横河轴承、掌起打火机、师桥电子接插件等20多个富有特色的块状经济。块状经济的形成是由一家一户个私企业集聚而成的,相互之间的信用状况较为清楚,而且信用行为还会受到血缘和地缘的制约。因此,企业之间借贷行为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信用基础,加上企业货物外销后会收到较多的银票,于是民间借贷、民间票据融资等融资方式就应运而生了。
2.经济政策的变化影响民间票据市场的形成。据调查,慈溪市民间票据市场在1997年较为活跃,1998年以后稍有收缩,目前依然存在一定活力。这种情势,与中国宏观经济变化十分相关,从某种程度上说,宏观经济的变化诱发了民间票据市场的形成。回顾中国票据业务发展历程可知,1981年中国第一张商业承兑汇票在上海产生,中央银行大力倡导发展;1988年,银行承兑与贴现业务基本被停止;1997年票据业务又有了新发展。票据业务的曲折发展也加深了众多企业对票据的认识。加之,1996年宏观经济“软着陆”过程中,银行承兑汇票承兑贴现的要求条件有所提高,因此部分票据在银行没法进行贴现,转而流向民间。一种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的交易方式一旦形成后,就会形成一种“制度惯性”,因此1997年后,随着企业对票据认识进一步加深,急需贴现的企业与资金充裕的企业乐意进行票据交易。近年来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大力开展,如到2002年底,慈溪市金融机构票据贴现余额已达11.09亿元,比年初增加4.36亿元,吸引大量票据回流银行进行贴现,使民间票据融通业务受到影响。
3.近期,实现资产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统一是民间票据市场形成的内在动力。讲究经济效益,是民间票据融资的出发点。如支付货款型,买进票据的企业可取得少付利息,折扣优惠等好处;投资收益型可以获得比银行存款利息高得多的收益,例如6个月的同期定期存款税后利率为1.51%,而民间票据贴现率平均按3.6%计,可以净获利差2.09%;票据收购专业化型可以获得较高的买卖差价。同时,票据业务的安全性、流动性也促进了众多企业的票据交易,民间借贷票据化即可说明这一点。4.资金充裕是民间票据市场形成的外部条件。在票据转让、买卖或贴现中,需要一方有较为宽裕的资金。在经济发达地区,民间资金充裕,为民间票据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外部条件。
5.银行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滞后是民间票据市场形成的又一因素。一是目前票据业务仍然只是银行的“附属业务”,票据业务的经营理念、模式,很难适应点多面广的个私企业群;二是贴现要求的严格性与形式性,将一些企业的票据推向民间市场进行流通;三是银行经营效率不高,存在内部环节多、时效不高等缺陷,很难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急、多、快的特点;四是在一定时期,商业银行将贴现纳入信贷规模,受到了限制。种种原因致使银行贴现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形成民间票据市场。
四、引导和规范民间票据市场发展的有关建议
1.在肯定民间票据市场积极作用的同时,强化对民间票据市场的引导。民间票据融资等非正规金融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市场的不足,支持了体制外的产出,因此在肯定民间票据市场的同时,要进一步加以引导和规范。要加强对企业的宣传和信用法律意识的教育,使票据业务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下规范运作,在疏导、引导和规范民间票据贴现行为的同时,适度的行政管理是必要的。
2.拓展票据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在国外票据市场中,市场主体是多元化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交易中介机构、企业、个人和中央银行等。我国票据市场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参与主体的缺位和参与主体行为的不健全。因此,要拓展票据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逐步允许企业、个人参与票据市场的交易。
3.各方要积极营造所需的市场环境。大规模地发展票据市场需要金融机构介入,因此,要通过市场手段,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开展票据业务,特别是商业承兑汇票业务。一是要考虑增加贴现资金;同时,各家商业银行对分支机构要进一步淡化贷款增量规模控制对贴现增额的限制;二要按市场需求创建票据贴现中心,实行票据业务的专门化、集约化、规模化运作;三是鼓励银行、企业办理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当然,票据业务的市场化运作需要有相应的市场环境和市场化运作的信用评估机制。因此,在加大扶持票据市场发展的同时,还需尽快建立全国性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
4.建立先进的票据交易、查询系统,为票据的正常交易提供高超的技术手段。要积极推行无形市场和票据的无纸化操作,尽量将民间票据市场纳入到现代票据市场的范畴中来。
5.在现阶段,人民银行还需适时适当增加再贴现额度、适时调控再贴现率,引导、推进和调控票据市场发展。
免责声明:
以上信息内容系网络转载或资料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如若有侵权或不妥之处,还请留言指正,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