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票据、商票融资和供应链金融,关联在哪里?人民银行颁布《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标志着标准化票据正式登陆我国金融市场。传统商业票据到如今的标准化票据,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更进一步,融资效率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过去,供应链金融中资金方总是各自为政,单独投资,独自承受风险。
标准化票据的引入,使更多的资金方能够参与到供应链金融当中,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但这其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探讨的地方。
1 标准化票据≠标准化的票据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0〕第6号(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的定义:标准化票据是指由存托机构归集承兑人等核心信用要素相似、期限相近的票据,进行现金流重组后,以入池票据的兑付现金流为偿付支持而创设的面向银行间市场的等分化、可交易的受益凭证。标准化票据在上海清算所登记托管,在票交所或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
图:标准化票据的交易流程
标准化票据并非标准化样式的票据,被标准化的其实是一种新创设的“受益凭证”。想要了解什么是标准化票据,就要从它的基础——商业票据说起。
2 商业票据和标准化票据的区别
第一,商业票据的持有人直接持有票据,并拥有选择提前贴现转让票据或持有到期进行兑付的权利;而标准化票据持有人并不直接持有票据,其购买的是受益凭证,享有到期受益权,也适用于现券买卖、回购、远期等交易品种。
第二,标准化票据类似商业票据ABS,但又不像ABS那样进行分层,且相比于商业票据其债券属性更强,风险更低。
商业票据持有人直接面对票据承兑人违约的风险,标准化票据持有人与票据承兑人之间存在标准化票据存托机构作为风险缓冲。为投资者提供标准化票据相关的登记、托管、信息披露以及协助完成兑付、追索等服务。并且资产池中的商业票据资产大多属于风险较低的优质票据,承兑人违约风险较低,所以投资人的风险更低。
第三,商业票据只能在票据市场流通,而标准化票据获得央行批准在票据市场和银行间市场流通,流通性更好。所以,标准化票据不是标准化的商业票据,它和商业票据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又不是完全相同。
标准化票据的存在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引入更多投资者,增加资金融入效率,缓解资金流动的压力,从而推动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而它如何做到这一点,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3 标准化票据与中小企业融资
作为金融产品,商业票据的融资能力虽然不差,但是与标准化票据相比还是处于下风。
在商业票据融资中,上游中小企业获取下游核心企业开具的商业票据后,若需要以此融资,只能找到商业银行或者贴现公司进行贴现。一般情况下中小型企业都选择在商业银行进行票据融资,对于银行而言这属于资产业务。
票据贴现后,如果贴现银行不愿继续持有该票据,那么它只能进行转贴现或再贴现操作。虽然这个过程中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都会参与,但是最终持票机构只能是银行机构。
然而,由于银行需要对存款客户负责,其投资风格偏向风险厌恶型,并且银行普遍存在与出票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因此对银行而言,商业票据投资风险较高,并不属于优质资产,故不利于中小型企业票据融资。
标准化票据的基础资产是商业票据,其存托机构在搭建商业票据资产池前需要对入池的票据进行风险分级,将风险相近的票据归入同一资产池,并在出售标准化票据前将该资产池的信息完全披露给投资者。
标准化票据越受市场认可,流通性越高,自然会有越多的机构愿意收购商业票据,搭建票据资产池。
站在需要票据融资的中小企业的角度来看,标准化票据诞生后,中小型企业票据融资的资金方不再局限于商业银行与贴现公司,标准化票据存托机构也成为中小型企业的票据融资渠道。
商业票据在经过处理后产生的标准化票据将更好地发挥出商业票据的融资功能,更适合中小型企业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并推动其健康发展。标准化票据的出现不仅降低了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难度,而且还推动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数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此文章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文章有任何不妥之处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