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十年,消费金融一直是最热的。数字化风控、流量思维、大数法则这些对于传统金融陌生的打法成就了蚂蚁金服、微粒贷、百融、度小满、招联等一批互联网金融新贵。如今互联网金融大潮退去,C端金融市场格局已定。
越来越多人和机构希望在B端金融上有所建树。毕竟供应链金融需求更加直接、银行相对熟悉且体量巨大。更加需要行业垂直经验,而不是像C端金融。砸数据、流量、算法模型这些标准化维度就可以做起来的。
而行业资源和数据,一直都掌握在行业核心企业手里。
虽然我个人一直做C端金融,但是技术出身,对供应链的"四流合一"的“数据逻辑”更容易理解,也一直觉得一定会有条路可以将分散的产业链数据整合利用。
这些年看了不少供应链金融的项目,其中不乏四流严格合一的“好项目”,但最终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难以落地。
总结了下这些项目最终没有落地的原因,我个人对供应链金融的观点是"长期看好,短期看衰"。
长期看好的原因我相信大家都是一致的。信息技术在进步,企业在发展,金融机构也在改革。金融和企业的数字化进程不可逆转。企业希望信息数字化提升生产和运营效率,金融机构希望能够借助信息化手段穿透企业经营,更好的评估风险。两者的诉求是一致的,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深入和金融机构对数据化风控的接受。供应链金融一定会有一个飞跃式的大发展。
那为什么短期悲观不看好呢?
我们先看企业这头。企业这头像格力、美的、富士康、汽车主机厂等这些大型企业,早已有了自己的财务公司。金融玩的溜溜的,利用金融手段,优化财务报表和管控供应链。整个体系非常成熟,银行只是资方而已。更别说海尔、小米这些把金融作为一个重要板块,形成能力跨行业服务。
至于剩下的大部分制造核心企业。还相对比较传统。不论生存的如何,都在各忙各的事。一方面灯塔工厂、未来工厂、数字工厂等等各种围绕其核心主业的数字化改造都还做不完呢。另一方面产业链信息化的人员储备和意识都还相对不够。
但问题更多的还是在金融机构这边,而不是企业。毕竟供应链金融主体是金融产品。在供需双方上大部分情况是资方占主导地位。
(注释:以下探讨的金融机构是指持牌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虽然保理公司一直活跃在供应链金融领域,但其总量规模还是太小,大的金租公司大部分业务也只是银行的通道而已。)
1、供应链金融是非标产品。
供应链金融相对于抵押贷、信用贷、流水贷这些标品来说,本身在规模总量上来说还是偏小。从银行的角度看。开发和管理一个产品,关注的是投入产出比。那么标品优先级必然高于非标品。标品无论是在市场认知、员工技能、管理经验、作业效率、市场规模等各方面都具有优势。虽然标品竞争激烈,但银行这种风险(创新)厌恶偏好和管理体制,宁愿投入市场成本或者压缩利润等手段去同行那里去抢存量标品市场,效率和效果都比研发非标品更为高效。
2、金融机构考核机制。
可以说绝大部分金融从业者都是打工的,并且缺乏股权激励机制。这就导致了大部分金融机构的管理者经营思路更注重眼前。除了像招行和平安的二马这样多年主持领导,甚至形成了个人IP。让这两家银行的企业文化和经营思路稳定而持续。(反过来也证明了,稳定的坚持和吃时间的复利是最靠谱的)大部分金融机构管理者面对的是董事会当年的KPI甚至资本市场的压力,所谓的三年战略规模的KPI影响因子相对弱很多。而且还不知道未来的人事会有什么变数(个中理由不在此讨论了)。这就导致金融机构更喜欢短平快的高效手段和产品,这样才能快速完成当年的KPI考核。那么标品自然是首选,像供应链金融又慢盘子又不够大的非标品自然不会被优先考虑。
3、供应链金融对金融机构要求更高。
供应链金融是在供应链中产生的金融服务。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环节,其行业知识和特点是完全不同的。这要求金融机构的相应人员,从上到下都要有足够的行业经验。营销端必须要有行业资源才能营销,要有足够的行业经验才够识别风险。后台审批和风控要有对单个场景供应链和整个行业的认知判断才能管好一个供应链金融产品。可以想象,在这样目前大部分金融机构企业文化下和管理考核机制下,这并不是个优选。
4、金融机构管理层级导致供应链金融难以落地。
首先明确下定义。此处探讨的供应链金融不是指围绕大型央企大型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这块金融机构抢着做,也很成熟。因为这些业务本质还是核心企业融资,只不过包了层供应链的皮而已。我们探讨的是尽量摒弃核心企业,或者说在金融机构眼里只是核心节点企业而不是核心企业的行业供应链金融。
银行的管理层级是总分支三级管理模式。绝大部分银行,只有总行才具有管理能力或者说产品决策权力。分支行的主要职责还是在营销和落实总行风险管理政策负责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当然不同银行规模和每层级管理能力不同。部分分行是有产品能力,甚至对某些行业了解非常深入。
而能触达客户找到好的供应链场景的都是支行。在面对一个新场景没有标准产品匹配的客户时,支行只能报项目到分行。可是大部分分行也同样没有产品能力或者没有产品权限。这时候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拿原有产品去套,哪个套进去看起来最合适就套哪个。这样万事不求人,支行不需要去找分行甚至总行,就可以把项目落地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供应链金融项目最终以抵押贷款、核心企业授信、贸易融资等传统金融产品草草落地的原因。
5、供应链金融项目规模尴尬。
除去央企国企上市公司这类本质核心企业融资的“假”供应链金融项目以外。目前大部分想办法做供应链金融的项目,其中的核心企业或者场景规模并不大。当然还包括一些平台类公司,以信息撮合或者SAAS服务的形式轻介入交易环节,形成一定数据辅助的供应链金融项目。
大部分项目核心企业本身的业务总量在10亿左右,甚至只有几千万。看起来不少,但里面大量的长尾客户金融机构不敢介入,而头部优质客户规模本身也不小,已经有能力拿到低成本的企业授信。虽说总盘子业务量看起来还可以,但是真正供需匹配的并不多。
再考虑到供应链金融大部分账期不超过6个月,常规90天为主,用信时间有限。单个项目实际规模不大。而金融机构能够考虑出产品的一般最低门槛是5000万。就算日均生息贷款是5000万,对银行整理业绩贡献不大。有这功夫去求分行总行,从上到下折腾几个月在多个部门走会签,最后甚至还要开发系统或者改造对接系统去排期。相信你也会觉得这是个得不偿失的事而打退堂鼓。
比如曾今跟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一个跨境电商行业的供应链项目一样。整个跨境电商行业规模上万亿。大部分是走一般贸易,小部分走小包直邮。其中小包直邮跨境整体规模应该也有千亿左右。一个深耕跨境电商小包直邮,尤其是9610报关的数据平台。平台为了给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退税服务,按照国税要求整合了海关数据、税务数据、结汇数据、物流数据、海外订单数据、海外快递数据,这样业务链路内的全量数据说明业务的真实性。
在过程中为了控制风险,还自建仓储,成立了自己的物流公司。甚至做到了小包直邮业务对我们某个邻国的绝大部分物流市场份额。
在这一服务过程中无意中完成了商流(与海外电商平台对接的业务平台)、物流(境内边境自建仓,海外快递系统对接)、信息流(跨境大卖业务系统和自身业务系统完全对接)、资金流(银行结汇数据对接)“四流合一”的跨境电商供应链数据整合。
这样一个比普通“四流合一”数据内容还要完善,包括海关、税务这样的刚性数据的行业SAAS平台。最后在项目规模上、单笔授信规模、价格、授信时效上还是很难与各类金融机构匹配。
6、单笔额度、价格、效率、数据维度不足、创新与审慎原则等的矛盾。
在列举了这些供应链金融环境的不足后,我们再来看最终落地的难点。
规模:所有供应链金融场景当中的优质小B需求的资金量至少是在200万左右的,因为太少的钱对他第一没啥用,第二他民间也能方便的借到。在金融机构要求企业提供一堆材料最后可能才贷了50万。
为什么是50万呢?大部分金融机构本着审慎原则,新产品建议是30和50万作为单笔上限的。项目再好再特例,最多也就100万而已。审慎原则当然是好,如果客户能够接受当然皆大欢喜,但又要选好客户做试点又不可能提高单笔规模,最终就难以达成一致。
价格:有人说我虽然规模少,但是银行价格比民间资金低啊。但其实企业经营过程中往往更看重的第一是规模第二是便捷性第三是稳定性第四才是价格。考虑到实际用信时间并不长,利率高几个点实际成本并没高多少。
效率:供应链金融如果不对接系统,那么必然会走到传统的核心企业贷款或者抵押贷款上。因为没有系统效率不能提高。难道为了50万的贷款让银行人员天南海北的上门调查?但一想到对接系统,我相信所有银行的同仁们可能都有点发憷。。。
企业提供的资料的便捷性也很关键。大部分小微企业管理都不完善,能够拿出符合银行要求的东西有限。甚至由于人员有限,为提供这些资料而花的人工成本对企业都是不合算的。老板一想为了这么点贷款,搞得公司员工正经赚钱的事不干还怨声载道,多半就懒得配合了。
数据:数据是供应链金融存在的一个基础要素。但是往往项目当中不论是平台方还是核心企业ERP系统能够整合的数据维度都比较单一。指望单一甚至是非刚性数据来控制风险或者增信,效果必然是很有限的。这也是很多非金融从业者不能理解的地方。觉得我这么好的数据为什么不能作为依据授信。就是因为维度过于单一,或者说数据可信性不强。至于区块链技术只是解决了防止数据被篡改的问题,但并不对上传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创新与审慎原则:供应链金融项目对于银行本来就是创新项目,而银行的第一原则就是审慎原则。创新就要有多突破意味着风险,审慎要求谨慎。为了能最终达成,有些银行会在中间寻找一些平衡点。比如总体规模控制,单笔规模控制等。但这些在银行看来的已经足够宽容的折中点跟实际需要还是有距离的。
我说的这些问题并不涉及具体行业或者风控要点,只是一个金融从业者的一些实操经验和总结。虽然这两年互联网金融几尽倒塌,但其实说明真正的互联网金融才刚刚开始。因为“正规军”银行开始逐步入场了。
监管的一向思路就是先放再看,要有防火墙,规模要可控,都可以放放看。让民间金融趟趟雷。等经验积累了,市场教育了,形式明朗了。监管再带着正规军入场收割。听起来很残酷,但宏观审慎视角是正确且稳妥的策略。
随着C端数据化标品金融逐渐成熟,市场格局明朗逐步变为存量市场的情况下。未来供应链金融将是互联网小贷和互联网银行这些金融排头兵的增量阵地。还是那句话,办法总比问题多,技术带来变革,变革带来机遇。大家挺住!
免责声明:来源于水天需语 ,作者水天需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此文章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文章有任何不妥之处请留言指正或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