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这一融资模式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为解决众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是依托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间真实贸易背景开发的,这要求我们从新的视角对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认识和评价。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想真正了解供应链金融,就得知道它的前世,小编先带大家来了解供应链金融来源。
中小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群体,对经济增长贡献具有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其自身规模的限制,融资难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普遍存在的一大困境。
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处于不利地位,其根源在于中小企业信用的先天性缺陷和先天性规模小,缺乏同大企业相比的信贷融资所必须的信息优势,金融机构的结构调整并不能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的信用水平,并不能从根本上克服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上的不利地位。
著名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指出,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与众多中小企业都愿意通过合作和协同运营,来实现供应链系统的成本的最小化和价值增值的最大化。
因此,中小企业信用缺陷的途径不能单纯从其内部治理结构入手,还应从供应链上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分工合作体系上,从大企业在信贷市场的信息优势来弥补中小企业信用缺位,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和信贷能力。基于解决这种企业与银行之间的矛盾的客观要求,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要解决这些企业融资难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个主体上找原因,应从整条供应链出发来寻找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途径。
供应链金融下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设置原则
⒈ 基于供应链进行整体信用评级
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评价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不再单独考虑中小企业本身,而是基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对供应链参与成员进行整体的信用评级。评级指标体系需要覆盖到影响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五大因素。
⒉ 弱化中小企业财务报表的依赖
由于中小企业财务数据往往存在失真情况,难以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现实状况。因此,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尽量减少使用财务数据,选用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间真实贸易信息等从侧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⒊ 关注中小企业和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合作趋势
在有关中小企业发展前景分析中,弱化财务增长率指标,更多关注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合作紧密程度、核心企业对其依赖和支持力度等与企业发展潜力直接相关的因素。
供应链金融下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供应链金融下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设置原则,并参照传统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
⒈ 外部环境
目前,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环境中处于弱势地位,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其处于区域相关配套服务等都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行业景气度反映某一行业所处的状态或发展趋势。政府对中小企业支持度越高、行业景气度越高,企业的发展前景越好。因此,采用“宏观政策支持力度”和“行业景气度”两项定性指标对外部环境进行考量。
⒉ 中小企业素质
中小企业素质通过企业基本素质、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五个方面来衡量。由于中小企业管理者作为经营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者,掌握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决定组织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基本素质首先要考察管理者素质,其次是企业管理情况,“管理者素质”和“管理水平”主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进行考量,其他四大财务指标均为定量指标。
⒊ 供应链关系状况
供应链金融的核心理念是将单个企业置于与其主营业务相关的交易链条中考察。供应链上中小企业通过与核心企业的合作,中小企业经营稳定性和未来现金流得到保证。在对供应链金融下的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时,供应链关系状况作为重要依据考虑在内,主要通过与核心企业的合作时间、合作频率、合作价值等三方面进行考量。
⒋ 核心企业素质
核心企业的素质反映了核心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和信用水平,有着较好素质的核心企业对整个供应链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主要通过对核心企业资信状况和运营状况两方面来考察。
⒌ 融资项下的资产状况
融资项下的资产是第二还款来源保障,能确保即使在债务违约的情况下,也可尽可能降低损失。融资项下的资产状况着重关注其变现价值和变现能力,主要通过质押物的变现能力、应收账款账期、应收账款坏账率三方面进行衡量,其中变现能力为定性指标,其他两项为定量指标。
从供应链金融发展至今,供应链金融已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降低融资成本、减少供应链风险等的一个有效手段。
从产品类别上看,供应链金融主要是应收、预付、存货、信用四大类,且已经逐渐应用在汽车、三农、医药、大宗商品和批发零售等领域。其中,2%-13%左右的利息差仍然是供应链金融的主要盈利模式。除此之外,部分参与主体也开拓了自己的增值业务,如商业银行的现金管理等中间业务和物流公司的仓储物流、动产监管、价值评估等。
在政策鼓励之下,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供应链金融市场的竞争之中。供应链金融市场不仅受到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青睐,也受到了互联网巨头企业的广泛关注。
实际上,除了市场规模的扩大外,这一轮热潮最核心的原因,是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一是经济下行,贷款不好做,供应链金融的重要性自然凸显出来;二是很多中小企业其实是通过影子银行来融资的,但在去通道、去杠杆的要求下,表外业务要回归表内。那么这部分中小客户如何消化呢?就是放到供应链金融里面,既满足监管要求,又符合支持实体经济的原则,信用风险还相对较小。
广阔的市场潜力加上政策“暖风”频吹,银行、券商、私募等金融机构紧抓机遇,纷纷加速布局,推动供应链金融市场市场持续升温,供应链金融以后大有可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贸易金融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题图及内文配图来自“摄图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