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一天,万千小微企业便收到了“政策大礼包”。中国人民银行下发通知: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工具接续转换。新一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大幕由此拉开。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正是基于这一形势判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那么,2022年助力中国经济稳中求进,金融支持的落脚点在哪里?发挥作用的空间有多大?
毫无疑问,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力度,稳企业保就业,就是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这必将成为2022年金融业的首要着力点。而“十四五”良好开局之后,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引导下,2022年也将成为科技创新的深化之年、专精特新的赋能之年,“双碳”目标的挺进之年。因而,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同样是信贷投放的重点领域。
我国小微企业量多面广,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对经济冷暖最敏感的神经毛细血管。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订单不足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散发、部分地区停电限电等叠加因素影响,小微企业成本压力加大、经营困难加剧。关键时刻再帮扶一把,增强小微企业的发展后劲,成为“稳”经济的重要支点。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金融机构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达4304万户,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上年末又高出15.6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能否进一步增量、扩面、降价?回答是肯定的。一方面,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施策,普惠小微群体覆盖面将持续扩大,有专家预计,2022年普惠小微贷款累计支持的小微经营主体有望突破5000万户,增速保持在20%以上;另一方面,央行已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财政政策也出台了新的减税降费措施,这将共同推动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可以预见,2022年,在政策引导下,小微金融服务将得到进一步深化与加强,并为“六稳”“六保”提供有力的支撑。
高质量发展、专精特新、绿水青山、推动共同富裕……随着这些更高要求的提出,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价值的创造与创新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发展逻辑。
可以看到,无论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是“十四五”规划,都指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创企业必将成为未来信贷支持的重点领域。
一直以来,科创企业同小微企业一样面临融资困境。一个直接的证明是,在科创板设立短短两年时间内,登陆企业已达367家,体现了科创企业迫切的融资需求。但同时也应看到,科创企业在间接融资方面仍有待突破,如何让银行将更多信贷资金投向科创企业亟待破题。
“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竞争新的制高点,因为它会形成新的产业、新的金融工具、新的标准,这是工业革命以来整个物质生产的根本颠覆。”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的话说,它不是一个约束,它是一个巨大的增长和发展空间。
诚然,作为国家的长期战略,碳达峰、碳中和巨大的资金缺口需要时间弥补,但“千里之行积于跬步”,“双碳”目标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离不开一朝一夕的努力。随着绿色金融标准、产品、信息披露、风险管理等各方面政策持续完善,碳减排政策支持工具不断推出,未来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绿色产业快速发展,煤炭、钢铁等高碳产业转型提速,相关领域巨大的发展机遇将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大显身手,并推动绿色信贷在2022年实现更大突破。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希克斯教授有个著名论断:“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待金融革命”,由此揭示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同样,在三重压力下,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更需要金融业发挥巨大的作用。
具体而言,2022年,普惠金融更加注重可持续性,瞄准数字普惠金融和供应链金融发力。金融机构应培育多元化、差异化的普惠金融体系,形成错位竞争优势。同时,持续增加普惠金融科技投入,实现数据要素整合和共享,进一步降成本;还要加快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从产、供、销、存各环节缓解链上小微企业融资痛点,切实提高其融资便利度。
加快完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服务科技企业的能力。对金融机构而言,2022年在加快制定科创金融服务战略指引的同时,应尽快建立科创产业信贷数据库,从源头上完善科创产业的信贷数据体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考核指标侧重科创产业客户的未来储备和拓展,实现差异化考核。为服务好科创企业保驾护航,完善差异化授信及风险管理机制至关重要。
绿色金融方面则着眼量质双升。金融机构既要支持绿色产业,又要支持高碳产业的减排项目和技术,确保融资充分性和均衡性。一方面,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专项再贷款,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流向绿色领域,降低信贷成本;另一方面,提升传统绿色信贷、债券服务质效,开拓新型绿色产品,创新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租赁等综合化服务体系,积极参与碳市场建设,为推动绿色产业和高碳产业的共同转型提供高效资金支持。
当前,经济运行是“危”与“机”并存。经济面临的三重压力,也可以成为弯道超车的机遇。金融机构积极开拓相关业务,通过创新帮助解决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问题,今天培育的种子将在未来结出丰硕果实,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来源于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此文章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文章有任何不妥之处请留言指正或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