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票市场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商票市场发展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商票市场发展将推动票据基础设施、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推动商业信用的发展,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信用与融资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推动商票市场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商票应用创造更广阔的空间,促进商票市场发展。
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是企业信用信息体系的载体,未来需坚持统一和规范化发展,改善我国商业信用环境。同时,应考虑不同融资工具特点,打造专业性、适用性强的信用信息子平台或产品,如建设商票信用信息子平台,并打造成商票信用基础设施,实现准确、快速、全面地查询企业信用信息,公平、公正、合规地共享企业信用信息,将全面改善商票市场的生存与发展环境,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
信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着社会经济形态不断向更高层级迈进。票据是信用的载体,信用是票据的根基。商业承兑汇票(以下简称商票)承载了商业信用,是企业重要的支付和融资工具,商票市场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完善我国商业信用环境;信用信息是信用的具体表现形式,商票市场发展与企业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密切相关,完备的企业信用信息体系将推动商票市场快速成长,并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商票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功能作用
(一)商票的发展历程
商票作为社会商品交换和商业信用的产物,随着经济社会和商业信用的发展而不断成熟。我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新开展商票业务以来,市场发展道路较为曲折,既经历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缓慢的起步阶段,也经历了本世纪前十余年的野蛮发展阶段,现在正在经历稳步发展、逐步规范的新发展阶段,截至2021年,商票承兑发生额达3.80万亿元,商票融资发生额6.1万亿元。
商票在境外发展多年,较为成熟。以美国为例,美国票据市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经过不断发展,已成为一个较成熟的市场,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BA)市场与商业票据(CP)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在美国整体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2016年末,美国票据市场未偿付余额就约为6.1万亿人民币(按名义汇率换算)。
(二)商票的发展现状
2016年12月,随着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正式成立,我国商票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市场业务量逐年增长,市场秩序日益规范,市场风险有效控制,信用环境逐步改善。总体看,当前我国商票市场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业务量快速增长。近年来,商票市场业务量增长迅速,以近5年的电子商票为例,2021年电子商票承兑发生额3.8万亿元,较2017年增长99.87%;贴现发生额1.22万亿元,较2017年增长87.44%;转贴现发生额4.87万亿元,较2017年增长79.01%(详见表1)。
2.业务量占比小、变化少。虽然商票承兑、贴现、转贴现等业务近年来增长迅猛,但其在市场中的占比仍然较小,且变化幅度较小,仍以电子商票为例,电子商票承兑业务5年来围绕15%的市场占比上下波动,贴现占比、转贴现占比基本围绕8%波动(详见表2)。
3.承兑占比高于融资占比。从商票承兑、贴现、转贴现业务数据看,商票承兑市场占比远高于商票贴现、转贴现市场占比,说明商业银行更青睐信用风险相对较低的银票融资,对商票融资较为谨慎,仅少数企业承兑的商票能流入银行间市场,更多的商票只能在企业间流转,无法获取银行融资。
(三)商票的功能作用
1.应用市场广阔。商票属于普惠型金融产品,与债券、证券等产品相比,商票更贴近中小企业,在央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中,存量办理票据业务的企业客户有数百万之多,其中包括大中型企业,更多的是大量中小微企业客户。商票承兑、贴现以及背书转让等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等各种类型、各行业供应链中,渗透于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确保供应链顺畅运行。商票项下的供应链票据为供应链金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降低融资成本。票据属于低成本融资产品,可为中小企业节约营运资金。以常见的流动资金贷款业务为例,商票对承兑人而言资金成本支持微乎其微。企业办理商票业务可有效降低财务成本,优化企业资产负债水平,改善企业经营状况。
3.实现延期支付。商票承兑业务具有延期支付功能,可以较好地满足企业经营发展所需,中小企业签发商票有利于缓解资金周转压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改善资产负债状况。根据人民银行《电子商业汇票管理办法》规定,电子商业汇票最长期限为一年(即使半年)。如企业开立电子商票,买方最长可在一年(半年)后再兑付货款,为供应链买方企业资金周转提供了空间。
商票发展障碍及分析
(一)商票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滞后
商票基于商业信用,商票市场发展与银票相比需要更全面、更完善的信用基础设施。目前商票的信用基础设施仅有上海票据交易所的商票信息披露系统,较为薄弱,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如:缺乏企业在银行体系外的信用信息,缺乏全面统一的商票承兑人评级体系,商票签发尚未纳入央行企业征信系统、商票信息披露依靠企业主动披露等,以及企业、银行、监管等部门对商票的相关管理问题尚需进一步统筹协调,积极研究解决。
(二)业务理念落后,与市场经济有差距
目前,商票市场各环节参与者业务理念存在较大差异,总体看较为落后。如部分承兑企业,大肆开立商票,承兑金额超出自身还款能力,扰乱市场秩序;如监管部门缺乏商票承兑统一的准入标准,缺乏对商票兑付的动态监管等;又如部分商业银行仍将商票贴现等融资业务比照流动资金贷款管理,过于重视持票中小企业的单户授信及抵质押品状况,未能关注供应链核心企业信用状况以及链内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状况,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链内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阻滞了链内商票的融通。
(三)信用风险较高、流动性较差
商票市场发展最大的障碍在于其信用风险相对偏高,由于商票信用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市场透明度较低,且存在行业集中高的特点,导致持票企业或机构难以评估承兑企业信用状况,加上较高的行业集中度,易引起周期性信用风险,并进一步引发商票在票据市场中占有率较低、流动性较差等状况。
(四) 存在伪假商票风险
随着电子票据的不断发展,纸质票据逐步退出票据市场,传统伪假纸质票据作案手法销声匿迹。近年来,电子商票领域出现了一类新型伪假风险,即通过开立伪假企业银行账户,冒名开立电子商票骗取受害企业或银行资金。2020年10月,上海票据交易所出台票据账户主动管理功能后,此类风险事件开始逐步减少。伪假电子商票不仅阻碍了商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更严重危及商业信用环境。
(五)类票据业务替代性影响
近年来,类票据业务产品―电子债权凭证开始出现,此类电子债权凭证由部分企业建设交易平台,其功能类似于供应链票据,可拆分、可支付、可转让、可融资,类票据业务产品对商票市场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替代性影响,应引起管理部门重视。
商票发展与企业信用信息探讨
2021年12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加快信用信息共享步伐,深化数据开发利用,创新优化融资模式,加强信息安全和市场主体权益保护,助力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信用信息共享包括: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司法信息、纳税信息、住房公积金信息、社会保险信息等14大类,37项。信用信息将依托已建成的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横向联通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有关行业领域信息系统,纵向对接地方各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构建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
(一)商票市场发展是服务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工具之一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商票市场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商票市场发展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商票市场发展将推动票据基础设施、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推动商业信用的发展,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信用与融资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推动商票市场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商票应用创造更广阔的空间,促进商票市场发展。
2022年1月央行发布《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再贴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要求将票据期限统一缩短至6个月,对银票、商票承兑人提出了统一明确的要求,规范了票据经纪业务发展,强力推进票据信息披露,鼓励对票据进行信用评级,虽然《办法》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尚未正式下发,但征求意见稿对参与主题较为适应,对市场该控制的具有明确的要求,可以预见,相关管理要求出台将有效规范票据市场发展,尤其对推动商票市场稳健可持续发展、为经济与票据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进一步的制度支持。
(二)商票发展涉及企业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各方面
完备的企业信用信息体系有利于促进金融活动发展,降低社会信用成本,并直接影响商票市场的发展。完备的企业信用体系应当包括:一是全面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涵盖融资(含商票)、担保、纳税、社保、进出口、公用事业等领域企业信用信息,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是信用体系的基础,有助于进一步识别企业信用风险,强化商票持票人风险辨别手段;二是成熟的信息披露机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实时披露上述领域信用状况,有利于实时反映并跟踪企业信用状况,提升商票市场透明度;三是科学的评级机制,现有企业评级体系较为侧重对企业财务信息的评价,通过企业信息平台获取全面的企业信用信息,可进一步优化评级模型,弱化财务指标,全面衡量企业信用状况;四是规范的制度体系,规章制度是建设信用体系的保障,有利于规范信息提供主体及时、准确发布各类信息数据,确保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权威可靠。
(三)企业信用信息体系建设是商票发展的关键
企业信用信息是商票市场正常运行的根基,是商票市场发展的关键。一是企业信用信息对商票市场风险管控至关重要,商票市场最大的风险即为信用风险,建设企业信用信息体系有助于背书人、持票人全面了解承兑企业信用状况,识别信用风险,避免资金损失。二是企业信用信息对商票市场资金配置至关重要,由于商票信用风险较高,导致票据市场资金配置一般偏向于银票或其他信用风险较低的融资产品,建设企业信用信息体系有助于改善商票市场资金配置,提升市场关注度。三是企业信用信息对商票市场主体发展壮大至关重要,商票是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手段,可大幅降低其融资成本,但其承兑的商票却存在流动性较差、认可度低的问题,原因在于滞后的企业信用信息体系,导致被背书企业及融资银行对其望而却步,推动企业信用信息体系建设有助于改善优质中小企业的商票融资环境。综上,我们认为商票市场发展的关键环节在企业信用信息体系的建设。
(四)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的构想
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是企业信用信息体系的载体,未来需坚持统一和规范化发展,改善我国商业信用环境,同时应考虑不同融资工具特点,打造专业性、适用性强的信用信息子平台或产品,如建设商票信用信息子平台,并打造成商票信用基础设施,实现准确、快速、全面地查询企业信用信息,公平、公正、合规地共享企业信用信息,将全面改善商票市场的生存与发展环境,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
一是要确保平台的权威性。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需要统筹规划,在牵头部门的统一安排下,各部门协调合力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全面对接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央行企业征信系统及其他信用信息相关平台,并建立数据评估与登记机制,定期分析评价数据信息,强化基础数据质量,确保企业信用信息权威可靠、准确实时。
二是平台规划要有层次性。既需要规划企业信用信息的底层数据,也需要规划企业信用信息的统计数据,还需要规划专业领域的信息化产品,全维度、多层次规划数据产品,满足数据挖掘、信息查询、评级分析以及专业研究的所需所用,进一步改善商业信用数据环境,增强经济动能。
三是要充分考虑平台的前瞻性。一方面建议未来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未来不应仅针对中小企业,还需纳入大中型企业的企业信用信息,打造企业全覆盖的信用信息平台;另一方面建议加强与上海数据交易所的互通,收集更多与企业信用密切相关的信用数据,构建立体化的企业信用分析格局,进一步支持商票市场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是要考虑到商票市场的特殊性。商票市场与一般银行融资产品相比,除贴现外其签发、流转、兑付等信用行为基本游离于银行融资体系之外,一般的征信系统均缺乏相关数据,需要建立与票据市场基础设施(上海票据交易所)的对接,以获取商票的相关信用信息。此外,商票市场与供应链深度嵌套,需要通过链内上下游企业更明细的信用信息、交易信息及资金流水信息分析信用状况,需要平台对接更多可靠的信用信息数据源,建立面向商票市场的子平台,并将其打造成商票市场信用基础设施,定制符合商票市场特征的信用信息产品,将有利于提升商票市场透明度,改善对商票承兑企业的评价方式,将对商票市场服务实经济尤其是服务中小微企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五)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应走数字化、规范化、共享化之路
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已经深度融入经济价值创造过程,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信用信息是解决商票市场信息不对称、风险难把握、提升商业信用的重要途径。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应坚持数字化、规范化、共享化发展方向,探索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发展道路。
一是应坚持数字化发展方向。海量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应采用数字化手段存储、管理及使用,应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新型技术手段,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企业信用信息平台;
二是应坚持规范化发展方向。应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是数据来源方与数据使用方的中介平台,需要双方进行频繁的数据对接,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制定数据标准,以及相关的数据安全标准、数据传输标准、数据评估标准、数据服务标准、数据使用标准等,推进企业信用信息数据资源整合与服务;
三是应坚持共享化发展方向。牵头部门应制定企业信用信息共享的相关规则,明确共享对象及其责任、义务、权限等,为信息利用及决策分析提供支持,同时应强化技术手段,提高数据共享效率,形成一体化的企业信用信息大数据挖掘、分析及共享平台。
(六)商票市场需紧跟信用信息共享及供应链金融发展
商票市场应紧抓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及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契机,加快推进自身成长。一方面,借助央企、国企的中流砥柱作用,加快推动商票融入供应链金融体系,提升在供应链金融产品中的业务占比,降低链内企业支付与融资成本,加快推进供应链上下游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集中,提升商票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另一方面,未来可借助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或相关商票信用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金融机构商票经营管理模式,完善商票承兑人授信评估模型,全方位、多角度评估信用风险,调整商票融资贷后管理相关要求,及时跟踪企业信用状况。
(七)商票市场及企业信用信息建设需防范风险
一是应防范数据安全风险。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数据量大、潜在价值高,极易成为攻击目标,而其采用的新技术、新架构也为数据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针对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交换和销毁等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
二是应防范数据使用风险。商票市场参与主体及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其他参与主体均应防范业务数据、企业信用信息被恶意收集、窃取或盗用,强化系统安全管理、权限管理,制订应急预案,最大限度保障数据安全。
三是应防范信用平台体系外的信用风险。如部分企业有民间融资行为,类票据业务尚未纳入监管,此类数据无法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平台获取,以致部分商票持票人存在潜在的信用风险,建议通过政策手段进一步加强规范与管理。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
作者:肖小和 木之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