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近年来,银保监会着力推动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动力和能力,持续增加小微企业信贷供给,优化信贷结构,激发企业生产经营活力。截至2021年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近50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1万亿元,同比增速近25%,较各项贷款增速高出近14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户数3358.1万户,同比增加近785万户,完成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户数高于年初的“两增”目标。
从当前的市场情况看,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稳固,实体经济完全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对于受疫情冲击较严重的小微企业而言,资金流动性压力和融资困境仍然存在,还需要金融机构的加力支持。
记者从银保监会获悉,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抓实信贷投放,在保持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持续增量扩面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信贷供给结构,增加小微企业首贷、信用贷、续贷、中长期贷款,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创新型小微企业支持力度,联动相关部门继续加强信用信息共享整合机制建设,督促银行做优体制机制和提高专业能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效能。
小微企业贷款“量增、价降、面扩”
疫情发生以来,为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冲击,银保监会出台了一系列纾困举措。同时,加强对服务价格和融资收费的监督检查,引导银行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保持在合理水平。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69%,较2020年下降近0.2个百分点。
此外,为督促银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内生动力,银保监会用好监管评价“指挥棒”,实施分类考核督导,督促银行落实组织架构、人员配备、绩效考核、资源配置、授信尽职免责等要求,完善内部细则,明确执行流程。结合监管评价结果,督促相关银行查漏补缺,锻造长板,补齐短板。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发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得性不断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一些困难,融资服务难题仍然存在,需要金融机构持续发力,强化产品创新,为小微企业提供综合化、一站式服务。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已经步入深水区,普惠小微贷款应从追求规模和速度转向追求质量和效能。”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金融时报》记者,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下一阶段工作重心,应放在建立长效机制、优化小微金融服务生态、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整体效能等方面。
促进信用贷款比重继续提升
对于小微企业而言,“抵押”曾经是获得银行贷款很难迈过去的“槛”。如今,在政策支持下,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获得性显著提升。2021年以来,银保监会引导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首贷”“续贷”支持力度,丰富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等产品,更好地匹配小微企业的贷款方式和期限需求。截至2021年末,小微企业信用贷、续贷、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32.6%、37.4%、17.7%,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依旧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优化监管考核,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
对此,董希淼表示,要通过加大内部激励等措施提高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贷”比例,打通金融服务“最先一公里”。综合运用金融科技等多种手段,降低传统担保方式的依赖,推出更多方便灵活的信用贷款产品。此外,还要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及时响应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
此外,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郑忱阳表示,中小银行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参与者,应主动为小微企业提供普惠信用贷款,为缺乏抵押物的小微企业设计针对性、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方案。此外,还可以创新推出小微专营支行、小微特色支行等运营模式,积极融入信用、货款、动产质押等适宜小微企业的担保方式,开拓特色化随借随还产品等。
加快推进信用信息共享
近年来,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不断完善,有效促进了中小微企业融资。但受银企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制约,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不高、信用贷款占比偏低等问题仍然存在。
针对这一融资梗阻,2021年,银保监会加快推进信用信息共享,拓展金融科技应用,与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银税互动”“信易贷”,推动各地建设信用信息和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引导和支持银行广泛对接信息资源,运用金融科技优化授信审批及风控模型,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推进涉企信用信息整合共享,加快税务、海关、电力等单位与金融机构信息联通,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对小微企业的覆盖面,努力营造良好融资生态,进一步推动解决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专家表示,预计2022年我国将如期完成税务、电力、海关等涉企信息共享任务,降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取涉企信息的成本,助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此外,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建议,可以利用小微企业在各类网络平台上的现金流、信用记录、交易情况等作为评估其信用状况的基础,打造集自动获客、批量处理、智能风控于一体的普惠金融发展新模式。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此文章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文章有任何不妥之处请留言指正或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