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融资可以理解为流动资金贷款的改进产品,限定了贷款的用途,强调交易背景、场景,进而控制风险。
票据包括本票、支票、汇票,都是结算工具。汇票按出票人的不同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而商业汇票具有融资功能。
商业汇票根据承兑人的不同分为两类,承兑人是银行的为银行承兑汇票(简称“银承”或“银票”),承兑人是工商企业的就是商业承兑汇票(简称“商承”或“商票”)。
下面以汽车产业链为背景介绍票据融资产品的运用及特点。
汽车产业链内部,通常以汽车厂商(汽车制造企业)为核心,汽车厂商向配件商(零配件供应企业)采购零配件,配件商再向钢铁、橡胶、石化、纺织等行业采购原材料。
汽车厂商下游是经销商,可能有二级或三级销售商。经销商下游是汽车用户,包括经营性用户,如出租车公司、运输公司、旅游公司、家庭、个人等。
一、商业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简单来说,就是企业之间的欠条,属于商业信用。有了《票据法》的保障,商业承兑汇票可以流通、转让,最终票据持有人不一定是票据上载明的收款人,票据到期了,持有人可以向承兑人与付款人中间的任意一个请求付款,一般是通过银行进行托收。
1、签发、承兑
场景:汽车厂商向配件商采购零配件。
方式1:汽车厂商主动签发一张商业汇票给配件商,并承诺到期付款(即承兑);
方式2:配件商签发,由付款人汽车厂商承兑,或者付款人的集团公司、财务公司承兑。
对于汽车厂商来说,签发商业承兑汇票只需要付票据的工本费,没有任何其他费用,相当于“打白条”占用交易对手资金,所以具有融资功能。配件商承担了汽车厂商的信用风险。
一般来说,只有非常强势、信用度非常好的企业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才会被交易对手接收。银行在企业签票、托收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就是中介,既不占用资金也不承担信用风险,收益主要是工本费、托收手续费。
2、转让、贴现、质押换票
场景:配件商向上游企业采购原材料。
方式1:将拿到的商业承兑汇票背书转让给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意味着原材料供应商同时承担了汽车厂商的信用风险。
方式2:将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后再付款。
承兑人和付款人是汽车厂商,贴现行承担的是汽车厂商的信用风险,需要主动给汽车厂商授信。实务中,往往是银行给汽车厂商有了一定的授信额度,然后引导汽车厂商签发商业承兑汇票给上游配件商,银行保证予以贴现,即商票保贴。
方式3:将商业承兑汇票质押,签发银行承兑汇票。
换成了银行承兑汇票,可接受性大大增强,原材料供应商可以继续向上游企业背书转让。
二、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全称是商业汇票银行承兑业务。由于银行承诺到期兑付商业汇票,就和现金一样,几乎是零风险。
1、签发、承兑
场景:经销商向汽车厂商采购进车。
方式:经销商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收款人是汽车厂商。
完成采购以后,经销商陆续销售汽车,在票据到期日前将票面金额和保证金之间的差额补足。
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是借助银行信用,因而银行承担了出票人(承兑申请人)的信用风险,那么出票人需要向银行支付对价,在目前的定价条件下,这种对价往往体现为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存款(所以银行承兑汇票是拉存款的好工具)
银行面临的问题就是,到期以前经销商没有补足差额怎么办?如何控制这种信用风险?
常见的办法是对差额部分也就是敞口部分增加担保,如房产抵押、担保公司担保等,这是注重第二还款来源;
另一种方法是强调第一还款来源的管理,就是不能等着经销商到期来补敞口,而是要控制经销商的采购、销售、回款整个流程,这就变成了贸易融资。
2、转让、质押换票、贴现
场景:汽车厂商对外支付。
方式:汽车厂商收到银行承兑汇票以后,可以继续把票据背书转让,用于支付。
有时候付款金额和收到的票据金额不一致,或大或小;而且期限也不一致,如汽车厂商总是希望推迟付款,而收到的银票又即将到期,这时候就可以考虑将收到的银票质押给银行,换开符合要求的银票。
票据转换的主要方式包括:
(1)小变大,即收到大量零散的小面额银票,换开一张大面额银票。
(2)大变小,即收到一张大面额银票,换开大量零散的小面额银票。
(3)短变长,即收到的银票到期期限短,换开的银票到期期限长。短票到期托收回来的资金可以在汽车厂商的账户停留一段时间,直到长票到期兑付,相当于给银行拉了一笔短期存款。
(4)长变短,即收到的银票到期期限长,换开的银票到期期限短。短票到期时质押的长票尚未到期,届时就需要贴现长票。
汽车厂商每个月源源不断收到各种长短不一的银行承兑汇票,这种质押换票也是滚动进行的。
场景:汽车厂商要用现金(例如发工资)。
方式:汽车厂商可以申请贴现。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相对简单,因为有了银行的信用,贴现银行承担承兑行的信用风险,几乎是零信用风险,所以费率也比较低。
如果汽车厂商不愿意承担贴现利息,还可以采取买方付息票据贴现,也就是由经销商承担贴现利息。
以上就是关于“以通俗例子介绍票据融资产品的运用及特点”的全部内容,相信大家已经有了全面认识;更多票据融资产品相关资讯及知识,欢迎关注商票圈票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