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承兑汇票是商业汇票的子类,还有一种叫做商业承兑汇票。顾名思义,就是“银行承诺兑付的汇票”,相当于银行用自己信用做了一个担保,在未来支付一笔固定的现金。
既然如此,银行承兑汇票的安全性是很高的。
问题在于,用安全性如此高的资产作为底层,许多票据类产品都爆了雷。这又是怎么回事?
答案很简单:因为投资人买的产品,压根就没去做票据。
一直到今天,以票据类产品为主的财富公司还有不少。他们的宣传话术和PPT跟之前爆雷的良卓、华领、民创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不过是换了个公司的Logo而已。
无论是从产品手册,还是现场的路演PPT,抑或是公司坐落的位置,你发现并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唯独一个地方比较违和——表面上看不出任何风险。
其实很多时候,看不出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
当你读完这篇文章后,大致就会知道常规的票据业务是怎么操作的,因而也就知道以票据著称的财富公司在背后搞猫腻。
(1)、票据,是可以用来套利的。
套利这个思路,不仅限于二级市场。只要有价差的地方,就会有套利。
票据是怎么做套利的呢?常见的方法有3种:
第一种最简单,就是利用不同地点报价差异套利。
比如某行的票在A地贴现利息高,在B地利息低。就可以A地收票(钱换票),再到B地票换钱,赚取差价。操作原理跟跨市场套利非常相似。
这个套利方式会受限于额度。所谓额度是跟着银行承兑汇票上的承兑行走的。假设一张票的承兑行是SH银行,GS银行对SH银行贴现的总额度是500个亿,然后由总行往下分配,给到上海100亿,给到杭州50亿……这些行日常经营的时候,每收进一张承兑行为SH银行的银票,就要放出一笔钱,便消耗掉一笔额度。等到对SH银行额度用完之后,各地的分行就只能等待总行下一次给额度。由于额度限制的存在,导致并不是每笔价差都可以获利。
(2)第二种方式,是通过银行承兑汇票和理财产品形成的价差进行套利。
假设银行贴现利息为3%,理财产品的收益为4.5%。如果手上有100万,就去买100万的理财产品(1年期),锁定4.5%的年化收益。然后把这个理财产品质押给银行,开出1张100万的银行承兑汇票(1年期)。
接着,把这张100万的票贴成钱,支付的成本为3%(粗略估算)。剩下97万再去买理财,然后再开票,再贴现,这样不断循环放大。
后来,这么操作不行了。因为保本保息的银行理财产品陆续退出市场,只剩下保本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无法做质押。所以这个地方就换成了协议存款或者结构性存款产品。因为存款是保本保息,结构性存款是部分保息,这样才能用来质押。
质押率仍旧是100%,也就是你买100w的结构性存款,出来100万的银行承兑汇票。后面的操作跟上述一致。
这个操作的风险点在于:如果之后贴现利息(成本)一路走高,使得市场上贴现利率普遍高于协议存款或者结构性存款利率,手里的银票拿去贴的成本无法用存款收益覆盖,这么操作是亏钱的。遇到这种情况要么把手里的票作为支付手段使用掉,要么等待贴现利息下降。但无论怎么做都可能产生一些机会成本。
(3)、第三种方法,通过期限错配并循环放大来套利,略微有点像债券上的久期策略。
先做一张3年期的存单,然后质押给银行开1年期的票。通常来说3年期的年化利率会高于1年期的贴现利率。这样贴现1年期的银票的成本低于3年期存款的利率,这当中的差价就是套利收益。银票贴现后获得的资金,可以在做一笔3年期的存款,然后再质押再贴现,如此循操作、不断放大。
这个操作的风险在于两个地方:
第一,贴现利率上升。1年到期之后,如果贴现利率高过3年期存款的年化利率,这就叫做“倒挂”。由于中间循环放大了体量,每个循环的倒挂都会产生亏损,最终积累起来要亏不少钱。
第二,银行断票。这些开出的票在1年到期之后呢,开票方是要用真金白银去承兑。但经过不断滚动循环,规模往往都比较大。这个时候就会使用过桥资金去打进去承兑,完了之后银行再开一张1年期的票,开始第二年滚动。这张票的钱贴出来再还过桥资金,套利的收益变为存款对贴现息差再减去过桥成本。
虽然概率不高,但这个时候如果银行没办法再开出1年的票,套利方就没办法偿还过桥资金的钱。这就是一件让双方都抓瞎的事情了。对套利方来说,每天过桥利息积累起来是很高的。资金方则担心放出去的款收不回来。通常来说,做票多年的老玩家总会有些储备,不过遭遇这种情况还是要出点血的。
总的来说,票据套利主要的风险还是在于后期贴现利率走高导致的“倒挂”。
(4)、“倒挂”属于票据套利的市场风险,但这生意还有操作性风险。
过去银票可以伪造,后来改成了电子票,假票的问题被杜绝了。但是在操作上仍旧留着一个漏洞——票据买断是双方交易。
双方交易的坏处是容易产生各种违约,甚至刻意为之。比如去菜场会碰到黑心秤和以次充好。本质就在于卖方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获利。当交易搬到线上之后,这个问题就被放大。因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都可能被坑,更何况在网络世界?淘宝模式能成立的基础,就在于由它自己充当第三方,监控付款和交货。如果卖家不发货,淘宝会把钱退还给买家,这样就不会产生信用问题。
但是,在线买断的交易不是这样的——只有收票方和出票方两边,所以不可避免的要面对一个问题:究竟是先“背书”(把票转让给对方),还是先“打钱”?
无论那边,先动的一方都是有风险的,而且还专门有一群人做局。比如某个票方,他的报价总是比别人都高一点。一开始你是很谨慎的,从小票开始做。几十万一张,做到上百万,做到几百万。合作了大半年、一年,每次都很顺利,也赚了点小钱。
当信任被慢慢培养起来之后,有一天对方会告诉你,有几张大金额的票,对方要一口气出掉,价格很不错。但之前都是先过票再付钱,现在对方要先付一部分钱,转一部分票,然后在付钱,再转票。这一部分钱是多少呢,根据猎物的状况不同,一般在一千万到几千万的范围里。
后面的剧情都差不多,当你把钱打过去之后,就没有然后了。遇到这种事情,基本上至少是一到两年甚至是几年赚的钱都吐出去了。尤其是对那些刚有一点积累的玩家,是很沉重的打击。
基于这个原因,买断交易往往都是在相熟的圈子里才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圈子生意。对于圈子不熟悉而茫然入局的玩家,有多少钱都不够送。
(5)、银行承兑汇票的高安全性,具体是指到期会按照票面金额付钱,违约的概率几乎没有。但是,兑付的安全性不代表贴现或者买断交易过程没有风险。贴现利率的升高会影响套利的空间,银行断票会引发流动性风险,还有操作欺诈都可能赔钱。
理解了这一点之后,你也就能进一步认识到:
如果财富公司自己做的是票据套利或者票据买断,那么它同样会面对这些风险,并不会稳赚不赔。这是生意的底层逻辑,也是客观规律。
既然有风险,还能让规模飞快增长并且保证兑付,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绝对不这家公司专业,而是使用了其他的方法。什么方法呢?借新还旧呗。
上文已经提到过,票据套利过程中往往是循环放大的。顺利的情况下可以放大到30倍,也就是如果你有10亿资金,全年可以做300亿的量。所以对比一下之前出事的民创,案发后报出来是400亿体量,放大30倍是多少?1.2万亿的体量,相当于今天中国所有银行加总后的不良资产规模。
注意,这1.2万亿是一家公司的量!一家公司的量!一家公司的量!
其实仔细算一下那些号称专业做票据的财富公司,他们募集量再放大,就会发现是一个很恐怖的规模。按照正常的逻辑,做票的都有点自己的积累,只要自有资金充足,再加上杠杆不需要外借资金,至少不用太多。可是你们天天在那边拼命募集资金,到底想干啥?
许多票据财富公司会去做许多别的业务。比如民创之前就去买上市公司,还有投资企业生意。以及今天还在继续不断滚动发行募集资金的票据头部,其实他们募集到的一部分钱是借出去给到其他做银票的盘子。剩下的就看不清了。最近还参与了市值管理,9000万放进一只私募,结果买的票正好被叶飞给爆了,前些日子连续打了好几个跌停(不要问我是哪家公司,也不要问我是哪只票,点到为止)。
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产品和交易结构,先前投资人发了北京一家专门做票据的金交所产品给到我。这家财富公司的老大自己还挺喜欢做直播,讲点财经类的东西,跟黄生的路子有点像。
我最开始问客户到底投的是啥,他说是票据套利的项目。然后产品手册上就看到“金交所定融计划”这几个打字。本质上投资人是把钱借给这家公司,然后这家公司去做所谓的票据套利。
其实这就是一笔民间借贷而已,而这家公司用金交所定融产品先后向超过200个自然人借过钱,这个行为属于什么?非法集资!
这样的结构一定要看清楚,很多公司都会在概念上做些误导。比如前两年某个头部公司跟投资人说,找到一个很好的股权项目,发了个产品投资人冲进去。最后发现,投资人是把钱借给了一家股权投资机构(VC),这家VC再去投资那个好项目。投资人实际上是用自己的钱成就了他人。
再比如去年某个头部财富公司说拿到一个非常好的混改项目,投资人蜂拥而至。结果呢,还是金交所定融,本质上就是把钱借给了这家头部,然后头部去参加混改。我们不能武断地说人家过后肯定不认账,但在法律层面投资人就是把钱借出去而已,跟混改毫无关系(本来混改就不可能让个人参加)。
以上就是关于“银行承兑汇票到底安全不安全?它的风险在哪里”的全部内容,相信大家已经有了全面认识;更多银行承兑汇票相关资讯及知识,欢迎关注商票圈票据学院。
免责声明:来源于来自Hanson老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此文章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文章有任何不妥之处请留言指正或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