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量趋于稳定,结构预计调整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预计2022年,票据市场承兑及融资总量与2021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市场结构将发生一定调整,预计商票业务在票据业务中的比重将持续提升;票据期限从实际情况看,未来以3至9个月居多,且更符合企业实际情况。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绿色产业、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力度将不断加大,以更好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2、利率总体平稳,小幅震荡回升
2022年,预计票据市场利率总体保持平稳,较2021年底略有回升。“稳”是明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总基调,票据市场作为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其市场利率与货币市场其他子市场利率波动相似,总体平稳、小幅震荡,大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考虑到2021年底受降准、规模等因素综合影响,市场资金面较为宽裕,导致票据市场利率下调过低,预计明年票据市场利率将会回升至正常水平。
3、业务创新多角度,产品推进全方位
票据创新是票据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的源泉,2022年在票据创新领域应进一步强化以下方面。一是要推动供应链、产业链领域票据业务创新,持续推动供应链票据业务的推广,不断完善供应链票据相关业务及系统功能,提升对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畅通供应链内循环;二是要强化数据领域的创新与合作,上海数据交易所已经成立,票据市场是否能与数据交易所实现数据层面的交换、共享,获取更多市场及市场主体数据信息,为票据市场产品创新奠定基础;三是要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推进票据市场创新,如推动“供应链票据+标准化票据创新”“票付通+供应链票据”等,全方位满足实体经济支付与融资需求;四是要加快研究国际票据交易所,推进票据市场及业务规则走出去,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创新对票据市场的引领作用,通过国内、国际票据交易所双轮驱动,满足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需求;五是要重点关注商票基础设施创新,应持续推动“企票通”平台创新与发展,促进央企及地方商票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商票业务发展,服务实体经济。
4、科技引领发展,预研创新技术
2022年,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将正式上线,将改变票据一二级市场系统分离的现状,为票据市场业务与系统整合大发展创造条件。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持续研究新科技、新技术,元宇宙是新兴的技术热点,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尚无成熟金融市场成功范例,建议票据市场基础设施及参与者可加大对此方面的研究,将其扩展现实技术及沉浸式体验引入票据市场(如虚拟交易、投资者教育、风险防范等),提升票据市场技术含量,推动市场快速发展;二是目前票据市场参与者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需进一步提升市场整体技术水平,建立统一技术平台。
5、风控仍需加强,规范市场发展
2022年,在票据市场风险防范方面还需进一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尝试探索票据信用评级,建议借鉴相关市场成熟经验,研究票据(尤其是商票)的信用评级模型及数据来源,引入相关信用评级公司,尝试开展票据信用评级工作,进一步推动票据市场信用风险防控;二是建设风险预警机制,在完善票据市场风险监测的基础上,建议推动市场风险预警机制与模型建设,提升票据市场预防风险的能力;三是加强与征信部门合作,互通数据信息,完善并丰富企业融资信息,强化票据市场风险控制能力;四是加强对类票据业务风险的关注与研究,明确类票据业务的监管部门,强化对此类业务的风险管控能力;五是强化市场参与主体风险防控能力,尤其是强化中小金融机构票据风险防控手段与能力,提升全市场风险防控水平。
6、加强票据研究,共同推动发展
2022年,期待票据市场理论研究工作再传佳音。一是深化票据理论研究,《票据学》已出版发行,初步搭建了票据理论框架,未来可以围绕相关理论框架深入开展票据理论研究;二是加强票据市场创新研究,一方面需加强票据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供应链的创新研究,另一方面需强化跨境电子商业汇票、上海国际票据交易所的研究;三是鼓励民间研究,引导票据市场从业人员主动对票据市场进行分析、研究,营造学习研究氛围;四是建议中国金融学会成立票据专业委员会,运用专业优势加大对票据全生命周期、票据生态环境、票据法律法规等领域研究,进一步强化票据市场研究力量,提升研究水平;五是建议研究机构之间应加强沟通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推动票据市场研究再谱新篇章。
以上就是关于“今日票据价格早盘涨势汹汹,午盘后维稳回落”的全部内容,相信大家已经有了全面认识;更多票据相关资讯及知识,欢迎关注商票圈票据学院。
免责声明:来源于现代商业银行杂志 肖小和/木之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此文章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文章有任何不妥之处请留言指正或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