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20年增长9.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更是达到18.2%,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8.6个百分点。
然而,在看到我国的工业生产持续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增长势头迅猛的同时,也要看到疫情的冲击和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对我国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造成的困难和压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一系列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措施,提出了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快增长、推进制造业强链补链和产业基础再造等具体要求。
2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2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从财政税费、信贷供给、用地用能、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入手,着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提质升级。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提升,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无论是优质企业的发掘培育、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还是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都需要金融“保驾护航”。
近年来,在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等金融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力度持续加大,制造业贷款总量保持稳定增长,信贷结构不断优化,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31.8%,高于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18.1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制造业贷款1.67万亿元,同比多增3005亿元。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32.8%,全年新增3643亿元。
在今年经济工作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继续夯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立足制造业企业发展需求,在完成好政策规定动作的同时,探索金融支持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新路径与新方式。
首先,各家银行要落实好货币政策和各项优惠政策,继续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发展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对于企业来说,中长期贷款的增加,既能够推动融资成本降低、缓解债务压力,又能够促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对于银行业来说,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比重,一方面有利于银行信贷结构优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银行更好地落实国家政策要求。
其次,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不断强化金融服务能力,创新产品和服务,助力制造业企业突破发展瓶颈。要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以制造业供应链核心企业为切入点,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设计个性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产品。要合理运用投贷联动、选择权贷款等方式帮助初创期企业壮大。
再次,金融机构要找准着力点,加大对重点领域的金融扶持力度,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发展壮大。对于有新技术、新工艺、新突破的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高附加值、高竞争力的高技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银行业应充分挖掘企业发展潜力和需求,提供专精特新服务,以更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助力制造业企业实现专精特新发展。
满足制造业企业金融需求与完善自身金融供给能力“双管齐下”,是银行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所在。对此,各家银行机构要修炼“内功”,拓展能力,特别是要把握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机遇和变革趋势,强化数字化技术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实现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赋能。
这个冬天,“冰墩墩”激发了世界人民对北京冬奥的热情和支持。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有更多自主创新产品向世界讲述中国制造的故事,展示中国创造的魅力,也期待银行机构迸发出更强大、更精准的金融力量,助推大国制造业前进的步履更加稳健、有力。